• 40阅读
  • 0回复

发扬优良党风 促进企业改革 湛江家电企业集团迅速崛起 由街道小厂变成三十一个专业厂生产五十多个品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21
第1版(要闻)
专栏:

发扬优良党风 促进企业改革
湛江家电企业集团迅速崛起
由街道小厂变成三十一个专业厂生产五十多个品种
本报讯 记者纪希晨、单之蔷报道:南海之滨的雷州半岛上,一家颇具规模的湛江家电企业集团崛起了。这个拥有7000多职工,31个专业生产厂,生产50多个品种,产值2亿多元的家电集团,几年前还是一个只生产锄头镰刀的街道小工厂。是什么力量推动着这家企业从小到大蓬勃发展?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良好的党风是推动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下,湛电公司党委一班人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严守党的政策和纪律,抵制不正之风,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1984年,当海南岛、湛江市某地刮起倒卖进口汽车、洋货的歪风时,尽管“湛电”拥有外汇资金,有方便的海上运输条件,有港商主动要求协助直接进口汽车,但党委书记、总经理李秀森等,坚决顶住歪风,全公司没有一个单位做倒卖进口汽车或洋货生意的。由于避免了业务指导上的偏差,调查国内外市场需要,集中精力用于开发性生产,试制了十多种质优价廉的新产品,当年产值比1983年增长20倍,受到上级的表扬。
对外开放中,“湛电”公司赴港出国机会增多。每次他们都从改善更新设备扩大生产出发,安排业务技术骨干出去考察、学习。有时确需领导干部出国的,他们也是把全力用在工作上,不借机游览异域风景,并把外商赠送礼品上交。负责公司外经工作的副经理江惠芬,以及其他50多个出国和赴港人员,都能自觉遵守外事纪律,从没发生过营私舞弊现象。
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湛电”端正经营作风,信守职业道德,坚持依靠质优、价廉、信誉开拓市场。在争夺香港市场的竞争中,他们以数量多、价格低、规格多的优势,先后击败了日本、台湾等多家竞争对手,使日光灯管支架在香港市场的占有率达80%。他们还在国内的2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1300个经销点和130个维修站,与66个电气化试点县,签订了供销合同,结成跨省销售网络,使“三角牌”电饭锅等遍及国内市场。
在发展联合的道路上,“湛电”坚持自愿、互利原则,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大鱼带小鱼”,从资金、技术等方面,扶助小厂到商品海洋游泳,使十多个濒临破产的“死火厂”,起死回生。与此同时,他们充分利用小厂场地和厂房基础,用新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加以改造,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迅速形成新产品生产能力。从1979年到1986年,在国家没有一分钱投资的情况下,使固定资金从185万元增加到6500万元,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上缴税金年平均增长64.4%,利润年平均增长53.2%,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31.3%,职工月平均收入由原来的54元增加到180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