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走了样的“增收节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18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走了样的“增收节支”
·李楠·
一哄而起,赶浪头,这是经济工作中的一忌。今年,国务院重申“增收节支”的方针,下面一些同志就闻风而动,根据自己“走了样”的理解,做出与这一方针相左的事情来。
笔者所在的某县有一家商店,由于服务水平低,领导经营无方,而连年亏损。最近这家商店的领导“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套“增收”方法:营业员工作时间内若没有生意,下班后就要参加一个小时的义务劳动。这样的“增收”措施不是在营业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又不注重领导者提高业务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这怎么能够扭亏增盈、多创利润呢?这样的增收,不仅治不了本,而且还加重了营业员的劳动量,不利于他们的业余生活,也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工作。
一方面有走了样的“增收”,另一方面又有走了样的“节支”。某民政部门的个别领导者以“节支”为名,挪用占用国家调拨的“公用福利”经费。笔者所在的县有一部分乡村的烈军属、“五保”老人不能按时领到优抚金,当有人询问民政局时,有关领导竟回答:“钱是有的,可是今年我们要实行‘节支’政策。明年再来领吧!”
当然,上述现象是极个别的,但是所带来的影响却很坏。我们应该向那些曲解了党的方针政策的同志敲响警钟,正确理解“增收节支”,实实在在地把“增收节支”落到实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