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保护人才 鼓励先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28
第1版(要闻)
专栏:

保护人才 鼓励先进
本报评论员
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依照按劳分配、鼓励先进的原则。国家科委最近破格提高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在工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生活待遇。这是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具体措施之一。
我国已经有了一批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专家,特别是那些中青年专家,正在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承上启下的重任,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改善中青年专家的生活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精力旺盛地工作,从根本上讲是保护人才,使民族兴旺、社会进步的百年大计。邓小平同志早在1977年就指出:“要从科技系统中挑选出几千名尖子人才。这些人挑选出来之后,就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专心致志地做研究工作。”因此,国家采取特殊措施,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分配方式,在国家现有财力允许的情况下,破格地提高中青年专家的生活待遇,这本身就是改革的一项成果。
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条件是当前许多人关心和议论的问题。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改善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有些部门和省市的领导同志还定期同优秀专家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总的来说,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由于各人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不同,有的还有较大改善。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改善的幅度还不够大,也不平衡,主要是“雪中送炭”,今后还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认为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条件已经很好了,不必再关心了,或认为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条件根本没有改善,这些认识都不是实事求是的。
还有一个改善工作条件的问题。专业技术人员关心自己的工作条件往往甚于关心生活条件。这是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事业的表现。各级领导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尽力办好。现在,国家有计划地建立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采取放活研究所、放活科技人员的政策,都是改善工作条件的措施。改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使他们有更好的用武之地,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也就更有吸引力。反之,则会在客观上压抑人才,损害我们的事业。
改善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工人、农民和干部是拥护的、支持的。这几年一些乡镇企业、专业户热烈欢迎专业技术人员并给他们优厚待遇的事实,就是一个证明。但是,全面改善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也会理解,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建设事业百废待兴,而国力却有限。专业技术人员各方面待遇的改善只能同国家目前的财力相适应。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的时期,在管理和分配的许多环节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状况,深化改革才是合理解决专业技术人员待遇的唯一出路。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入阐明知识的作用和价值,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彻底破除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分配方式,反对那种对专业技术人员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态度。改善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对此,各级领导干部不但自己应当有清醒的头脑和宽阔的胸怀,还要教育更多的人懂得这个道理,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