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飞吧,呼伦贝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8-31
第2版(经济)
专栏:

飞吧,呼伦贝尔!
佳闻 阿岩 然林
在广阔无垠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如今牧民都说,这几年草原插上了金翅膀,飞起来了。
其实,草原不会飞。人们所说的“飞”,是改革以来草原容貌的急速变化。
珍珠洒在碧野上
青天,碧野,牛羊游——人们历来这样想象草原。如今草原给远方客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些建筑坚固、样式新颖的砖、石、木结构的牲畜棚圈,点点片片,如珍珠洒在碧野上。
过去,草原牧民“逐水草而居”,牲畜棚圈极少,在这冬季寒冷,积雪期长的高寒地区畜牧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极大。近几年来,随着“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的落实,牧民掀起了从未有过的修建永久性棚圈的热潮。新巴尔虎右旗两年多投资近千万元,其中个人投资占44%,修建棚圈1000多座,1985年牧户就实现了棚圈化。千百年来,依附自然的游牧习惯正在迅速改变。
巴彦托海镇是一个“水、草、林、机、舍”畜牧业生产综合治理的典型。这个镇自1978年
以来,在国家的扶植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
了四座万亩草库伦。有的草库伦喷灌设备、人工草场、林网、畜舍、种籽库、加工车间等一应俱全,现代化草原建设在这里已见雏型。
破除靠天养畜的观念,走建设养畜、科学养畜之路,正在变成人们的行动。目前,呼伦贝尔盟的牲畜改良体系、疫病防治体系、科学咨询体系已初步形成。到1986年末,全盟良种、改良牛已占牛总数的39.9%,良种、改良羊已占羊总数的28%。
打开商品经济大门
千百年来,草原年年草绿草黄,畜壮畜瘦;单一封闭的自然经济象坚冰一样封锁着草原。
鄂温克族自治旗水草丰美,全旗16000多平方公里面积,草牧场占了一多半,优良牧草有80多种。这里的鄂温克、蒙古、达斡尔等少数民族有不少饲养牛、马的好手。但由于商品观念淡漠,牲畜头数多,卖出少,牧民收入微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个旗逐步改变畜群结构,多养奶牛,讲究起商品率。目前这个旗有以商品生产为主的畜牧业专业户400余户,占牧户总数的1/9。1984年以来,这个旗连续三年年上交商品奶超万吨。去年,这个旗上交商品奶16000多吨,商品率高达96%。
如今苏木、嘎查干部和牧民说起话来,“商品生产”、“加工增值”、“商品率”这些新名词,随时可闻。近年来,牧草也纳入了商品经济的轨道。去年,这个旗向日本出售商品草近6000吨,收入达50多万元。
效益——牧民的新目标
在扎兰屯市达斡尔民族乡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农民养牛19头,其中奶牛多为产奶量低的黄牛。另一户农民养了11头牛,其中奶牛都是优种“黑白花”。一竞赛,前者输了。11大于19的事实,教育了人们:发展畜牧业决不能单求牲畜头数。
从1982年起这个乡全面调整奶牛品种结构,一共淘汰劣质奶牛350头,引进优良奶牛310多头,还培育出了年产10吨的高产奶牛,奶牛单产1986年比1982年增加了0.7吨;总头数增加不足1/3,商品奶交售量却翻了一番多。
乡干部对我们说,讲究效益,使我们富得更快。过去我们是个“三靠乡”: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现在全乡仅养奶牛人均收入就400多元,比1978年多了约摸6倍。“烟突凌霄显异姿”
“草原城市兴工业,烟突凌霄显异姿”。这是叶剑英元帅在60年代游览呼伦贝尔盟首府——海拉尔市时写下的诗句。现在,这个被牧民称为“草原红花”的城市,已建设成以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
乳品工业是呼伦贝尔盟畜产品加工业的主体。乳制品产量占内蒙古自治区2/3以上。海拉尔乳品厂,是一个成立于50年代的老厂。近几年,这个厂完成了技术改造和扩建任务,日处理鲜奶加工能力翻了一番,达到300吨,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多、产品质量在国内享有盛誉的乳制品综合加工厂。这个厂的20多种产品,畅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有的还出口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被草原人们称为呼伦贝尔乳品工业的“五朵金花”(指获国家金银质奖牌的优质产品),有三朵就是这个厂的产品。去年,这个厂与五个系统11家企业联合成立了海拉尔奶业集团。它标志着草原乳品工业发展开始步入了新的阶段。
愿插上金翅膀的呼伦贝尔草原,象大鹏鸟一样,越飞越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