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恩格斯陶器起源说新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1-01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恩格斯陶器起源说新证
陶器的起源问题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认为:“在许多地方,也许是在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型的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地。”这个论断很富于启发性,然而遗憾的是,考古发掘方面从未发现这样制作的原始陶器,民族调查方面也没听说有关这一习俗的报道。
山东省博物馆的钟华南同志曾经用此法进行过尝试,结果认为是不大可能的。我认为从民族学的和民俗学的这类“社会活化石”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有利于证实编制物是可以直接发展成为陶器的。
明代学者陆容的《菽园杂记》中介绍了煮盐:
凡煎烧之器,必有锅盘。锅盘之中,又各不同,大盘
八九尺,小者四五尺,俱用铁铸,大止六片,小则全
块。锅有铁铸,宽浅者谓之“?盘”;竹编成者谓之
“篾盘”。铁盘用石灰粘其缝隙,支以砖磈;“篾盘”用
石灰涂其里外,悬以绳索,然后装盛卤水,用火煎熬,
一昼一夜可煎三乾。
清代学者黄叔璥的《台湾使槎录》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崇爻山有咸水泉,番(指高山族)编竹为镬,内外涂
以泥,取其水煎之成盐。
记载虽然很简单,但是以竹编物为骨架,然后涂泥再加火烧,这三个特点还是很清楚的。
至于说世界他处的陶器的起源问题,是否都是遵循这条道路,由于资料缺乏,尚无法肯定。
(摘自《文史哲》第5期 刘敦愿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