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上海港煤炭装卸公司承包经营添活力 承包3年创利等于新增一座大型码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12-14
第2版(经济)
专栏:

上海港煤炭装卸公司承包经营添活力
承包3年创利等于新增一座大型码头
本报讯 记者吕网大报道:上海港煤炭装卸公司实行承包经营3年,多接卸煤炭1782万吨,相当于改革前这个港区一年的吞吐量,为国家创利2760万元,等于没花任何投资上海就新增一座大型码头,与此同时,码头工人的收入也明显增加。
上海港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集散地。1984年国家加快能源开发后,北方港口大量积压,迫切要求上海港扩大煤炭装卸接运能力。上海港煤炭装卸公司实行了“进出吨煤工资含量包干”,改革分配制度,将竞争机制引入干部体制,实行干部公开招聘,对传统的劳动组织进行新的组合,理顺了各方关系。这一系列改革,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承包经营的当年,全公司吞吐量就达到2075万吨,比上年增产17%,为上海港首次进入世界亿吨大港作出了贡献。
“进出吨煤”与工资总额直接挂钩的新分配形式,受到码头工人欢迎。这种办法具有很强的“透明度”,多卸一吨煤就有一吨的收入。南栈装卸队以往一年顶多完成920万吨,现在已超过1千万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捆到一起,码头工人想方设法多装快卸。全公司千吨货装卸小时缩短了26%,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110%。由于各部门独立核算,“分灶吃饭”,装卸队爱护器械,节省材料费支出;第二线的修理车间过去难请动,实行“底薪计件”工资制后,主动上第一线服务,主动揽活干。
公司实行经理负责制,对装卸队长、车间主任实行公开招聘,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体制后,一批有文化、有事业心、善于经营的青年人脱颖而出,保证了港区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
在前3年改革的基础上,上海港煤炭装卸公司又同上海港务局签订了后4年的承包合同,以去年的3400 万吨为基数,逐年递增。虽然难度很大,但在前期的承包中,企业得到了发展,职工得到了实惠,对今后4年承包也充满了信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