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倘若偷得半日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01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坛风景线

  倘若偷得半日闲
严强华
邓友梅自1984年走马上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以来,所分管的外事工作十分繁忙,每年要组织200多位作家出国访问,要接待百余名各国文人来访,出出进进,几乎每周都有一个作家代表团。最近,他本人刚从北欧参观访问回来,马上又去香港着手组织“百名作家签名赠书”活动,实在是忙得不亦乐乎。但他并未因此叫苦不叠,倘若偷得半日闲,他便坐下读些书,爬爬格子,盘算盘算。
他在重读读过的东西。随手常翻的《聊斋》仍在常翻;每年必读的《红楼梦》还要抽暇再读;宋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浩繁的笔记、小说,以前零打碎敲地读了些,现在准备再系统读过。这两年的新长篇、中篇小说发表时他大多已读过,但仍想找来细细再读。在写作上,他坚持自己的风格,但读小说全无门户之见,用他自己的话说,是“都爱读的”。
眼下,他没有大块时间写长篇、中篇,但又断不敢生疏了笔,于是“枕上”辗转、“厕上”构思,竟给香港文汇报写起散文来。为了写散文,他忆起几十年前亲见亲闻的关于京戏和戏曲人物的逸事,不料又将能成为许多小说的素材。以写“市井文学”著称的小说家,如今又成了香港《大公报》的专栏作家。目前,他正写《巴黎散记》,还要写欧美见闻。莫非小说家要改弦易辙?我心存疑窦。一问,方知他还想把小说家当下去,不敢离了生活,更不敢离了文学。但一有空,他便盘算着如何将创作路子拓宽。京味小说虽是他的“强项”,但他不想总局限于一个城市、一两个家庭。眼下他正酝酿两个大部头:一是以一两个家庭为背景,以京、津生活为核心,写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兴衰;一是写类似自传体的小说。近二年周游列国,便生了以中短篇形式写国际题材的心;而对生活了八年的山东,总未能忘情。邓友梅想走出京城。
他早就吹出了写《烟壶》中篇续集的风,可目前纸上仍是两年前写的两万字,不免有些忧虑。创作不同其它,尤其是中长篇,万事俱备,当一气呵成才是。搁了两年,如今有了新的感觉、新的构思,再拿起笔,那两万字自然要不得。他更担心的是,“官”当下了,改了他的思维方式,坏了他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他决不愿再当下去,他希望提前“下台”,至少是下届改选按期下来。他主张书记之位由作家轮流“坐庄”,尽些义务,但不可久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