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坚持改革八年 建设硕果累累 江孜成为西藏粮仓 农业人口平均存粮501公斤经济收入508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07
第2版(经济)
专栏:

  坚持改革八年 建设硕果累累
江孜成为西藏粮仓
农业人口平均存粮501公斤经济收入508元
新华社拉萨2月6日电(记者皮德义)西藏自治区江孜县经过8年建设,如今已经成为西藏的“粮仓”。198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比1980年翻了一番,商品粮占粮食总产量的24%。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年存留的粮食和经济收入,也分别由1979年的250公斤、127元上升到1987年的501公斤和508元。
江孜县自1980年被确定为商品粮基地后,根据当地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对农牧业采取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等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这个县及时把所有农户纳入科学种田的轨道,在全县逐步建立农牧业科学技术推广网。县政府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采取引进、培训等多种措施,聚集61名农牧科技人才。
同时,还通过短期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培养出357名农牧民技术员,分别在各乡、村落实推广农、牧科学技术。从县、区到乡、村、户初步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根据本县农业气候、土壤和农作物品种特点编印有汉、藏两种文字的科普材料。
江孜县还坚持不懈地抓农田水利建设,除国家投资499万元以外,还挤出几乎全部的县财政收入,动员区、乡和农民群众的力量,治理、维修了总长达280多公里的河道主、支流和干渠,修建涵、桥120多座,建进水口150多个,使沿河流域的农田做到旱能灌、涝能排。沿河灌区的生产条件改善之后,江孜县又在旱区修建了10座蓄水池和水库,总蓄水量达85万立方米,使30000亩旱区农田得到灌溉,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