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中小企业如何参与国际竞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2-15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小企业如何参与国际竞争
廖先旺
意大利中小企业是生产意大利出口产品的主力军。中小企业采用群体组织的方式、独特的经营战略、不断革新的技术设备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政府对中小企业采取种种优惠措施帮助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近年来,意大利一跃成为西方第五大经济强国,这已成为经济学家们的热门话题。意大利国土资源贫乏,经济发展不少靠了采取一种出口加工模式,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在对外贸易中,金属制造业和纺织服装是长期盈利的两个行业,而中小企业(500人以下)是这两个行业的主导力量。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资金少、技术落后。一个中小企业要打入国际市场有许多困难。
80年代,意大利中小企业的发展已达到相当程度,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1981年中小企业的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89.8%。70年代中期能源涨价后,意大利政府压缩耗能高的产业,耗能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出现了一次发展高潮,仅1986年意大利净增各类企业达15万家以上,大部分为中小企业。
意大利中小企业在自身的发展和国际竞争中采取了群体战略,其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是卫星式结构,即由一个大企业带动许多小企业。大企业负责组织管理订货、进料、设计、运输及销售,而小企业专为大企业生产半成品、零部件或某道工序。小企业成为大企业不用投资的生产车间,同时,小企业省却了为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花费过多的投资和精力,又不承担商业风险。如著名的菲亚特汽车制造厂周围就有无数个为其生产零部件的小厂。贝内通服装公司也是采用这种形式。第二种方式称作串联式结构。全部由中小企业联合组织成一个成龙配套的生产销售流水线,一个小企业负责某一生产工序或生产某一类产品。这种串联式结构的关键在于“经纪企业家”。经纪企业家负责生产销售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工作。在意大利普拉托地区,20多万居民中有上千人是经纪企业家,中小企业采取的这种群体战略克服了单枪匹马势单力薄的弱点,成为一个无形的大企业,既具有小企业的灵活性,又有一定的竞争力。
在经营管理上,意大利中小企业已经开始注意制订包括市场调查在内的销售经营战略,而不是传统的只顾生产的战略。其内容包括:提高投资的财务效率,加快资金的周转,以克服资金少的弱点;利用大企业的名牌商标和先进生产工艺,以利销售;在对外贸易中采取联营经销网、出口和销售联合体的方式,34%的中小企业与国外有直接贸易合作联系。如纺织服装行业近年就采用联营经销网、直接投资等方式,到先进的国家去控制市场、引进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廉价劳动力地区输出技术,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
重视技术革新和技术引进是意大利中小企业成功的又一秘诀。如一个名叫春天制袜厂的私人工厂,只有15个人,但能年产100万双袜子,营业额达80亿里拉,产品3/4出口到国外。建厂22年中该厂进行了7次技术革新,新设备刚安装好,就又开始考虑购买更为先进的设备了。正因为如此,意大利中小企业的生产设备水平与大企业不相上下,1981年意大利工业普查时,小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已相当于大企业的84.1%,中型企业的人均水平相当于大企业的95.4%。由于小企业敢于在技术革新上花大钱,生产技术水平也就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其产品也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站住脚。因此在意大利,一个百人小厂能生产核电站汽轮机使用的叶片,一家小公司生产的程控机床能博得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青睐。
意大利政府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除了保证推行开放的经济政策这一大环境之外,对中小企业还特别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针对中小企业资金力量小的问题,政府早自1952年起就不断给中小企业以优惠贷款,帮助中小企业改善生产条件。各级政府中都设有管理中小企业的专门机构。许多民间联合组织也帮助中小企业培训人才,向它们提供信息,向政府反映中小企业的意见和要求。在政府的对外援助中,经常采用混合贷款方式,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出口。如1986年9月意大利向阿根廷提供的贷款中,相当大的数目是以意大利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技术来实现的。
当然,从目前来看,意大利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为相对于东南亚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来说,其劳动力价格偏高。为此,意大利政府已决定采取新措施来保护中小企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