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阅读
  • 0回复

食物结构问题是个国策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3-02
第1版(要闻)
专栏:

食物结构问题是个国策问题
余永龙
编者按:最近,中共中央指出:要把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问题,作为战略问题来考虑。要研究适合国情的食物结构,这是一项国策。这篇文章试图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对采取哪些战略措施有效地利用资源,改善我国人民的食物构成,提高十亿人民营养水平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分为两个阶段,我国人民的营养水平,也应该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这两个战略阶段相一致。第一步,到本世纪末,我国人民的膳食构成要达到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标准,蛋白质摄入量达到70—75克,豆类和动物蛋白占蛋白供应量的30%。第二步,到下世纪30年代或50年代,要进一步提高膳食质量,蛋白质摄入量达80克,其中优质蛋白质占50%。但是,从我国人民的食物构成和主要营养物质来源看,我们很难达到这个目标,我国人民面临着严峻的食物结构不合理和营养状况不良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营养水平的提高速度落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从热量、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来看,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上解决,但营养状况仍然有待改善,人均蛋白质摄入量不足,质量较差,且主要来源于谷类食物,来源于豆类和动物的很少。
按照近几年的粮食增长速度和采取的增产措施看,到2000年时,我国粮食总产量将达1万亿斤左右,那时的人口若达到12.5亿,则人均占有粮食只有800斤,仍然是80年代初的水平。这就注定了在一二十年之内,我们不可能拿出很多粮食来转化为动物性食物,不可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道路来改善我国人民的食物构成。
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改善食物结构之路,就成为经济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国策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国人民的营养状况才能和经济状况相称;否则,我们在经济上实现了“现代化”,而在营养上还可能停留在80年代的水平上,我们的现代化就不是真正的现代化,最终将严重牵制我们经济上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对我们这个地少人多食物有限的国情来说,这个问题和节制生育与控制耕地减少一样,是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为了达到改善食物结构的目标,必须提高我国粮食所含营养素的量和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一、提高粮食所含营养素的量和质的若干途径
粮食中的各种营养素,以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最为重要。设法提高粮食总量中的蛋白质的量和质,是改善我国人民的营养状况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调整作物结构,增加蛋白质总产量。我们的作物构成很不合理。要适当地扩大高蛋白含量作物的播种面积,压缩低蛋白含量作物的播种面积,以期在相同粮食产量中得到更多的蛋白质。另外,如果能把大豆的播种面积恢复到历史的最高水平,即达到1935年的2.2亿亩(现在才1.2亿亩),亩产达到155斤,仅此一项,就能把我国人民的日摄入蛋白质量增加7克左右,这对改善我国人民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不足的情况,将起到重要作用。调整作物结构的内容还很多,应该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
2、通过良种培育工作,提高稻谷、小麦、玉米等作物蛋白质含量的潜力很大。据推测,在近期内,国外的育种工作者有可能使糙米的蛋白质含量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20—25%。假如能使我国水稻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再提高5%,我国粮食中所含的蛋白质总量将增加20亿斤左右。
小麦育种的前景更为可观。据报道,有的野生小麦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0%左右。我们要抓紧育种工作。若把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普遍提高到10—12%的话,按全国小麦产量计算,每年可以多产25亿斤左右的蛋白质。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的品质改良都有同样重大的意义。
3、开发新的粮食作物和食物资源。人类能食用的植物达数千种,而为人类提供95%以上食物的粮食作物,只不过占其中的几种至十几种。还有很多可作粮食的作物,与迄今栽培的作物相比,有着很多更为优良的品质。如薏苡米、籽粒苋、稗谷等等。还有很多野生植物,也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些作物加以人工栽培,驯化,有可能成为优良的粮食作物,在同样的条件下,为我们生产出更多的营养素物质。
4、积极应用生物技术来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我国在研究、应用生物技术方面很有基础。目前应用生物技术提高作物单产方面很有希望的是植物的生长激素的研究和应用。使用生长激素,可望使作物单产成倍增长,有些甚至能增长几倍、十几倍。生长激素的研究和应用,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应组织人力、物力加紧研究。此外,应用遗传工程培育新品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在非豆科植物实现“人工固氮”等生物技术的研究,都是世界瞩目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我们应从战略的高度出发来加以研究。
5、实行“五谷为养”的原则。从营养学观点来看,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的区别仅仅在于其中所含的营养素物质的多少和比例上不同而已,特别是氨基酸的比例不一致。如果来源于植物性蛋白的氨基酸比例能较为合理、齐全,它的营养价值就和动物性蛋白没有根本性的差异,从某些方面看,还有更为优越之处。
要获得较为合理、齐全的植物性蛋白质供应,最为简捷之法就是实行“五谷为养”的原则。所谓“五谷”,指多种谷类和豆类食品。我国人民的营养平衡的主要问题是蛋白质的质量低,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与人体的需要相差较大。而最为经济、营养素物质含量均衡的蛋白质资源首推豆类,特别是其中的大豆。如能尽快地增加豆类食品的供应,将对提高我国人民的营养水平有重大意义。
6、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提高粮食中的营养素的利用率。若能合理地利用粮食中的营养素物质,提高其利用率,就等于在没有增加粮食总量的前提下,增加了粮食的效用,提高了人民的营养水平。
提高粮食中的营养素物质的利用率的主要手段是发展食品工业。通过食品工业,使粮食中的营养成份互补;人为地添加一些粮食中所缺乏的成份,也可以大大提高粮食中的营养素物质的利用率。从现在起,我们就应该逐步把食品加工业的重点转到人民的一日三餐所需的粮食产品上来,大力提高粮食中的营养素的利用率。
二、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寻找逐步增加动物蛋白的途径
从198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数据看,我国人民的食物中,动物性食物只占总热量的8%。而动物性蛋白质仅占食物中总蛋白质的11.3%。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如何逐步提高动物性食物的比例,提高动物性蛋白质的比例,对提高人民营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1、农区是我国人民动物性食物资源的主要产区。我国西北、内蒙古有40多亿亩草原,南方有几亿亩草山。在这些地方发展畜牧业,对改善我国人民的食物构成,有着长远的意义。但从近期看,从这些草原、草山的生产力水平、发展速度和它们在我国人民的食物构成中所提供的动物性食物的比重上看,获得动物性食物资源的现实基地不在牧区,而在农区。
现在,我国人民所食的肉类,绝大部分来自于农区。在农区的肉类中,绝大部分又为猪肉。近几年之中,猪肉均占肉食总量的94%左右,这种结构是一时改变不了的。猪肉总产量的增加和减少,都将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食物构成的变化。所以,在近期内,发展农区的养猪业,对提高我国人民的肉食比重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由于农区的文化和生产力水平较高,发展养猪业能收到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能较快地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同时,在农区大力发展各种养殖业,养牛、羊、鸡、鸭、鹅、兔、鱼等,都是提供动物性食物的重要来源。
2、大力发展饲料工业。我国的饲料工业近几年来有较大的发展,但还很不够。我国每年用于饲料的粮食达1000多亿斤,用于生产配合饲料的粮食占不到5%,大部分饲料粮是广大农民自产自消了,产什么喂什么,转换率很低。因此,我国养的猪出栏率低,多年来徘徊在60%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150%左右。若能把我国的养猪水平提高到发达国家目前水平的60%,即使出栏率提高到90%左右,则在我国现有年末存栏猪头数的情况下,每年可净增产猪肉100多亿斤,平均为每人增加10斤肉食。可见,发展饲料工业意义十分重大。
发展饲料工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95%的饲料粮都在农村就地使用,加工农民手中的饲料粮、糠、麸、秸秆、饼粕之类应是我国饲料工业的重点。我们应以发展中、小型饲料加工企业为主,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建大厂。大厂应以生产中小厂所需的添加剂(蛋氨酸、赖氨酸等)、预混合饲料等作为骨干企业,带动我国整个饲料工业的发展。在农村,应因地制宜地使用当地资源、农副产品搞来料加工、搞作坊式的生产,甚至可以发展流动的饲料加工设备,把饲料加工服务到村村户户,尽快地提高现有饲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使现有的饲料资源转化成更多的动物性食物。
3、充分利用饲料蛋白资源。提高蛋白质资源的利用率是我国饲料工业的关键问题。我国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资源有限,如鱼粉、屠宰业的废下水、动物骨、血、羽毛、蹄、角、毛、发、蚕蛹等等仅有40多亿斤,但这点资源也远远没有充分利用起来。这些资源略微加工,或直接使用,就可以绝大部分转化为动物性食物。
我国农区现有的植物性蛋白质资源十分丰富。据有关资料估计,每年有酒糟100多亿斤,糠麸450亿斤,向日葵盘7亿斤,青饲料1340亿斤,可作青饲料的秸秆7300亿斤,可作青饲料而通常作了肥料的豆科绿肥4000亿斤,各种饼粕160亿斤。它们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把它们作肥料或燃料,是一绝大的浪费。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必须花大气力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如推广沼气和省柴灶)。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节省大量饲料,从而使之转化为动物性食物。
开发蛋白质资源的渠道很多,除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外,非蛋白氮也是一种间接的蛋白质氮源,用以大力发展养殖业,也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增加动物性食物的渠道。
4、工业生产赖氨酸和蛋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是饲料工业的重要添加剂。它们是植物性饲料中的蛋白质最为匮乏的两种限制性氨基酸,仅在饲料中添加0.2%左右,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缩短饲养周期,提高瘦肉率,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目前工业生产饲用赖氨酸和蛋氨酸,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已成为现代饲料工业的重要基础。
5、工业生产单细胞蛋白。目前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并发展工业生产单细胞蛋白以作饲料。这是开发饲料蛋白的有效途径。工业生产单细胞蛋白,可以利用工业废水、废渣为原料。它们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可作为酵母、细菌和某些单细胞藻类生物的培养基。这些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就把培养基中的物质转化成了菌体蛋白。这些菌体蛋白是优质的饲料蛋白质资源。
工业生产单细胞蛋白,已经成为国际上解决蛋白质饲料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人多地少,这是获得饲料蛋白并进而通过饲养业、畜牧业转化为我们的动物性食物的可行之路。我国在生产单细胞蛋白方面,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设备上都有相当基础,原料也很丰富,应大力加以研究、开发。
6、开发藻类蛋白。藻类蛋白高者可超过豆类,如钝顶螺旋藻含蛋白质可高达60%以上(干物质),且富含人和动物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不仅可作饲料,也可食用,生长条件简单,产量很高。加紧开发、种植、培育藻类,是解决人类吃饭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海域辽阔,且多属于大陆架浅海,我国内陆水面也很广阔,都可利用起来开发藻类蛋白。
三、把营养战略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去
营养问题涉及到粮食、肉类和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贸易、分配、价格、医疗、卫生、人口、土地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它涉及到许多经济的、政治的各个部门、单位的相互协调、配合的问题。所以,要解决营养问题,必须采取多种渠道,各个方面、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很多国家都把营养发展纳入到社会经济的战略发展中去求得协调发展。据统计,1983年时至少有18个发展中国家已把营养计划和政策纳入到国家经济发展计划中。为了在整体协调的经济发展中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国家要制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相一致的营养政策,颁布相应的法律,设置协调的机构,建立健全各种规模、层次的研究机构,培养各种类型和一定数量的人才,以保证达到提高营养水平之目的。
当今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多很重视国民的营养问题,把营养工作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多数国家都把营养发展的规划纳入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中去,随着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同时解决营养问题,提高全民的营养水平,提高民族的身体素质。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我们急需制定营养发展规划、政策,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关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对农业、食品工业、商业、机械、动力、运输等有关部门以及饮食、服务业进行营养指导,制定有关法律,对营养状况进行监督,对实施营养计划所需的某些条件提供保证,把营养发展战略计划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计划中去,使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地为完成营养发展战略而共同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