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向名牌厂集结 向大生产集结 向服务业集结 安徽省农村家庭企业集团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8-17
第2版(经济)
专栏:

向名牌厂集结 向大生产集结 向服务业集结
安徽省农村家庭企业集团化
据新华社合肥8月17日电(记者沈祖润)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家庭企业,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迈开大步?安徽省农民近两年探出一条新路:组建企业集团,壮大竞争实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安徽省农村家庭企业集团已有40多个,从业人员8万多。
许多家庭企业集团在组建中有明确的选择:一是向“名牌”集结。以国优、省优名牌产品的骨干企业作为“盟主”,入“盟”的企业独立核算,但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标准)、购销渠道、发展方向等方面实行统一,达到标准的产品以“名牌”进入市场。二是向大生产集结。以骨干大厂为龙头,联合同行业小厂,内部实行分工,最后汇集到大厂组装或精加工为终端产品。三是向社会化服务集结。联合组建一个公共服务机构,为各企业办理内外事宜,消除“家家产、购、销,户户跑外交”的现象。这三种“集结”,使分散的家庭企业与大工业、大市场建立了直接联系,跨入了专业化大生产的轨道。
家庭企业集团有效地推动了企业改造。企业集团经常对所属企业组织“会诊”,本着“技术互补、设备互帮、物资互助、经济互利”的原则,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萧县官桥镇吴集水泥厂长期经营不善,面临倒闭的危机。水泥企业集团成立后,组织力量帮助这个厂进行技术改造,很快扭亏为盈。预计今年水泥年产量可比技术改造前增长1.5倍,生产成本下降1/3,质量提高一个等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