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从大邱庄看妇女解放新思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17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从大邱庄看妇女解放新思维
胡绩伟
7月17日,我到天津大邱庄之前,看到人民日报7月9日第四版刊登了一篇文章,说大邱庄“95%的女工已经回归锅台”。
到了大邱庄,那篇“回归锅台”的文章果然成了谈话的一个主题,我还约人专门谈了两次,给我的启示也是很大的。
究竟什么叫妇女解放,大邱庄有新的作法和新的观念。
说那里“95%的女工回归锅台”,不合乎事实。大邱庄农工商联合公司的最高领导层,有一位女的副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有女厂长,有女工程技术人员,有女医生和护士,有女教师和保育员,有女会计、女文书和其他各种女工作人员,有很多女工,有的厂的女工占30—40%,怎么能说“95%的女工回归锅台”呢?
有没有妇女回归锅台的呢?当然有。比如大批40左右的农村妇女,绝大多数都回家了。长期以来,她们既担负繁重的家务劳动,又被迫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她们无论冰天雪地、酷暑炎天都坚持劳动,甚至在经期、孕期和哺乳期都强迫进行非人道的劳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邱庄的改革节节胜利,逐渐富裕起来的这批农村妇女,希望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她们文化很低,新的生产技术不懂,现在又到了难于学(有的已懒得学)的年龄,干工业劳动很难,使用农业机械那些洋玩意也难;她们驾轻就熟的本事就是家务劳动,所以她们纷纷自愿回家,专心从事家务劳动。其实,她们并不是“回归锅台”,因为她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锅台,即使从事其他工农业生产时,也离不开锅台。现在,索性把围着锅台转作为专业,摆脱了那些她们不能作和不愿作的劳动,又省心又痛快地从事家务劳动,为她们的亲人创造安心劳动和工作的优良条件,她们认为这恰恰是又一次解放。
有没有青年妇女回家呢?当然也有。这里首先要研究如何正确认识家务劳动。多年来,妇女是社会的奴隶,也是家庭的奴隶,她们长年束缚在锅台周围,这是她们没有独立人权、受压迫受剥削的象征。那种家务劳动当然是奴役、是摧残妇女人才的枷锁,当然是革命妇女所不能容忍的。多年来,妇女解放的一个鲜明的标志就是走出家庭,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在新中国解放以后,为妇女解放开辟了宽广的道路。但是,在经济不发展的条件下,或者在经济遭受一再挫折的情况下,由于妇女经济不独立,也由于封建男权的余毒,很多妇女的解放,也必须走出家庭,打破家务劳动的羁绊,摆脱受压受苦的地位。等到国家经济日渐好转,特别是在一些先进的农村,妇女不只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也争得了独立权。在这种条件下,她们从事家务劳动,不是受奴役,而是作为社会的主人和家庭的主人从事一种特殊的劳动,这同那种强迫束缚在锅台周围,有什么相同?能够说这是违反妇女解放的原则吗?
农村不同于城市,很难雇家庭服务员。一位公司党委副书记很风趣地对我说:一些贫苦的农村姑娘到城市去作保姆,就算走出家庭,就是进步,而我们这个富裕的农村,有的妇女愿意在自己家里从事家务劳动,怎么就是落后,就是倒退呢?难道只有给人家当保姆才算进步,给自己当保姆就是倒退吗?
再说,大邱庄是很富很富的地方,也是很忙很辛苦的地方。在工农业总产值翻番任务确定以后,在层层承包到组到人以后,职工的责任心很强、积极性很高,加上大都是计件工资,职工加班加点很普遍,很多人都是夜以继日地辛勤劳动。很多妇女很同情很心痛她们的亲人,很乐意为他们服务,认为他们的成就和功绩中应该有她们的一份。“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十五的月亮》中唱出的军人家属的自豪感情,也是大邱庄一些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的心情。
我曾经访问过几个留在家里的青年妇女,一位女打字员说:她生了孩子,一是农村不能雇保姆,二是她自己也乐意喂养自己的孩子。她准备等孩子四岁能够上幼儿园以后,再回去作打字员。还有一位是文化水平低的青年妇女,她说她不适宜于从事繁忙紧张的技术活,她愿意回家帮助丈夫,她认为使丈夫吃好穿好、把孩子养育好、把家庭管理好,就是很大的乐趣。能不能说她就是落后,就是回到家庭奴隶的地位呢?恐怕不能。
再说,大邱庄一般农民的家庭,已经比城里中高级干部家庭还阔气。她们不只一分自留地不种,一只鸡、一头猪也不养。全部房舍是一代一代地更新,一般三口之家都是四间大房。住楼房的每家一个单元平均八十三平方米,都有现代化的卫生间和厨房。所有的家庭都革掉了柴炭灶和火炕,全部烧煤气。家家户户由公司供暖气和热水。全部房租和冷、热水不收费,电和煤气收费很低。一般家庭都有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家务劳动早已现代化。他们不只有高级电视机,一家还不只一台,还有组合音响,有录音机和录像机,全村还有闭路电视,坐在家里可以参加各种学习班。有自愿享受各种文化、娱乐和学习的自由。这些,你不去亲眼看看就很难相信。加上这里强调建设精神文明,人际关系比较好,上下平等,社会团结,夫妻敬爱,家庭和睦。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青年妇女自愿从事家务劳动,怎么能算是什么落后、倒退现象呢?
有没有丈夫限制妻子自由、总想把她绑在锅台周围的人呢?也有。现在公司副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就是宁肯离婚也要坚持工作的一位女强人。只是她原来的家恰恰不在大邱庄,而在大邱庄的邻村。她是知识青年,文革期间在大邱庄插队,文革后到天津市去了,大邱庄开始改革、形势很好,她在知识青年纷纷回城声中,偏偏回到大邱庄,她的爱人不同意,无法调和,她就毅然决然离了婚,成为大邱庄改革创始人之一。
可见大邱庄党委是支持妇女参加工作的。他们自己说,他们的方针是“听其自然”,就是愿意在外参加工作还是在家作家务劳动,听其自然,完全自愿。其实,听其自然,并不是放任自流。作了一番考察以后,我给他们概括了这样四句话:“实事求是,听其自然,创造条件,促其发展”。“实事求是,听其自然”,就是抛弃对“家务劳动”的旧观念,根据具体情况,根据每个妇女的自愿,不要进行有形无形的强制和压力,愿意在外工作或者在家劳动,全由自己作主。总公司有一位领导干部的妻子是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模范教师,她虽然四五十岁了,但她热爱工作,至今仍然坚持教学;他们的家务劳动怎么办呢?他们的媳妇文化低,不愿从事技术劳动,就自愿把这个担子承担起来。这不是很好吗?“创造条件”是两方面,一是就业机会多,只要经过考核,合格的都可就业;二是家务劳动社会化。现在集体供暖气、热水等方面还在改善,原来四岁才能入幼儿园,现在有的两岁孩子愿意入园的,她们也收。所以大邱庄为妇女从事社会劳动创造了越来越优越的条件;有些妇女愿意从事家务劳动,同过去那种受苦受压、辛苦繁重的奴隶式劳动也是本质不同的。
大邱庄不只是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社会上出现了新变化,而且在家庭里也出现了可喜的新变化。用某些旧的“妇女解放”的老观点去套那里生动活泼的现实,是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的。
大邱庄的生动事实对我们的妇女工作也有很值得注意的启示。多年来,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妇女工作取得惊天动地的成就,确实也遇到很多严重问题。一方面是几千年封建的深远影响,不只在一般男同志中,特别在高级领导者中,都不同程度地残存着封建思想——大男子主义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是极左思潮,片面强调妇女走出家庭、同家庭决裂,把“留在家里是落后、走出家庭是革命”绝对化,把“男子能作的,妇女也能作”、“男女劳动一个样”夸大化,搞了好些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的东西。结果,妇女能够胜任的很多工作,偏偏不能保证妇女去作。而妇女不愿作、作不到、作不好的很多工作,又有形无形地勉强妇女去作。一右一“左”,殊途同归,都阻挡着妇女解放之路。很多妇女能作的职业,难于就业,近年来女大学生分配,好多单位就不欢迎;很多有才干的妇女得不到应有的提拔重用;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妇女干部很难登上重要岗位;党政高层领导组织中,妇女干部的比重不是在增加而是在减少。而在大中城市里,大批妇女又勉强走出家庭,从事自己不愿干的、不能干的,或者可干可不干的,或者在孕期和哺乳期仍得勉强继续干的工作,反而从农村不断吸收大批女青年来从事家务劳动,引起社会上和家庭中很多难于解决的矛盾。至于妇女团体的工作,很多变成党政机关的附属品,她们很多人的改革思想受到限制和压制;在传统观念、传统作风、传统工作方式方法的影响下,很多基层妇女工作流于形式和忙于一般行政事务。有些基层组织在改革中摸索出一些很好的经验,有的受到重视,有的受不到重视,反而被视为异端。总的说来,整个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妇女工作体制改革都还处于初期的摸索阶段。像大邱庄妇女工作这种新情况新作法,最好去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宜用旧的观点去苛责它,当然更不能违反事实地指责它。
我对妇女工作缺乏调查研究,凭一知半解写了这篇东西,不对之处,欢迎批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