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金钱与自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18
第1版(要闻)
专栏:每周论坛

金钱与自由
李德民
金钱与自由关系密切。有时没钱就没有自由,比如,没钱买粮就没有吃饭的自由,没钱买布就没有穿衣的自由,没钱买车票就没有乘车的自由,在资本主义社会是这样,在仍然存在着商品和货币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是这样。于是,人们为了吃饭、穿衣、乘车就要挣钱,在我们的社会,挣钱的正当途径是劳动。
但是,如果谁拿了不该拿的钱,收了不义之财,谁也会失去自由。猛一听,在金钱和自由之间似乎没有这种关系,但确实有不少拿了钱失去自由的典型,比如:
如果一个领导干部拿了不该拿的钱,他就会失去用权的自由,不该画的圈也得硬着头皮画,该画的圈也不敢画,拿了谁的钱就得被谁牵着鼻子走。
如果一个办事员拿了不该拿的钱,他就会失去办事的自由,不该办的也得乖乖地办,该办的也不敢办,拿了谁的钱就得给谁跑腿。
如果一个记者拿了不该拿的钱,他就会失去新闻自由,不该写的也得昧着良心写,该写的也不敢写,拿了谁的钱就得为谁写稿子。
以上典型,屡见不鲜。看看那一场场金钱与自由的交易,掏钱的往往是有求于人或企图达到某种不正当目的的人,拿钱的往往是手中有点权力的人,比如上面提到的那些人,领导干部是“县官”,有权;办事员是“现管”,有时比“县官”还厉害;记者是“无冕之王”,也有点想吹捧谁就吹捧谁、想吓唬谁就吓唬谁的方便。还有一些管水、管电、管化肥、管钢材、管贷款、管税收、管户口的,也是如此。
掏钱的人,以钱换权、凭钱办事、出钱买吹捧,这是些善于吃小亏占大便宜的人,他们以金钱为武器剥夺了一些意志薄弱者的自由,而我们干部队伍中偏偏就有一些愿意出卖自由的人!“拿了人家的手软”,此话不假,包括一些地位挺高、名气挺大的人,他们在那些原来并瞧不起的人面前为什么低三下四,表现出一副可怜相,就是因为他们拿了人家的钱。失去自由的人是最可怜的人,有首诗大家都熟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仁人志士把自由看得比生命和爱情更宝贵,而唯利是图者为几个钱却可以不要自由了。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已经进入了发展商品经济的时代,还要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有钱才有自由,人们怎能不一切向钱看?这话说得不对。发展商品经济,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使人获得更大的自由,这种自由,除了要体现在吃饭、穿衣、乘车等物质文明方面,还要体现在精神文明方面,要使人变得高尚。如果因为发展商品经济,把人的权力、职业、道德、人格也商品化了,那么,这既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破坏,也是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破坏,这就与我们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目的相违背了。且不说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即使在西方商品经济很发达的国家,人家虽然对金钱看得很重,但有些人也不是对什么样的钱都敢拿的,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拿了不该拿的钱,在“自由世界”也将会失去自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