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怒江,在这儿拐了个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18
第3版(政文)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怒江,在这儿拐了个弯
本报记者 毛磊
在我的想象中,基督教牧师或礼拜长是身披教袍,手持圣经,面色庄重,严肃得让人敬而远之的人物。
“他就是礼拜长。”记者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望去,令人难以置信。
出现在我面前的是,夕阳照耀下,一位老农弯着腰在水田中插秧。当他向我走来时,我方能看清,他古铜色的脸上透着憨厚、朴实,身上洗得发白的蓝上衣打着补丁,裤腿绾到膝上,沾满泥水的脚上穿着一双棕色凉鞋。我简直无法把他与基督教礼拜长画等号。
眼前这个百花岭是傈僳族聚居的小村庄,位于我国云南怒江大峡谷中。奔腾汹涌、水流湍急的怒江在这儿拐了个弯。
礼拜长在水田里洗了洗手,带我进村。他自我介绍说,他的名字叫亚古,是傈僳族,信教有40年了。
“村里有多少教徒?青年人信教的多吗?”我打听。
“全村1/3的人信教,共有102人。18岁以下的有30多人,他们都是自愿的。”
“你在教堂担任礼拜长,也要天天下地做农活吗?收成可好?”
亚古笑笑说:“当然啰,我一家5口人承包两亩半水田、两亩半旱地,去年收了2000公斤粮食,还够吃。”
夜幕悄悄降临,亚古礼拜长回家换了干净上衣,领我来到村中央的教堂。今晚要做礼拜。
教堂是一座极其普通、简陋的土坯房,没有高耸的十字架,也没有悬挂耶稣像。
我见几个虔诚的教徒早早来到,静静等候,便和他们小声交谈起来。
“为什么信教?”我问。
一位做小百货生意的中年人答道:“主,教人向善。教规要求教徒应该诚实,不能做坏事,不能偷盗。有一次,两位妇女买鞋,趁人多未付款就把鞋拿走了,我当时没有察觉。但站在旁边的两个青年人将那两人叫了回来,告诉她们这样做是不对的,要受到上帝的惩罚。叫两个妇女回来的那两个小伙子以前游手好闲,信教以后变好啦!”
这个例子一讲完,大家便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我们傈僳族人喜欢喝酒,可教规不允许吸烟、喝酒,所以一入教就要戒烟戒酒。”一位似乎是受过戒酒之苦的壮年汉子并无遗憾地说。
一位快嘴姑娘抢过话头:“这儿没有电影、电视,我们青年人平时闲下来也无事可做。信教以后,礼拜长和管事还帮我们介绍对象呢!”她又急促地说道:“不信教的人家结婚总要大操大办,杀猪宰牛,请客送礼,但教徒结婚只需要请牧师念念圣经,唱几首赞美诗就可以啦,最多买点水果糖送给孩子们,从没有见请吃请喝的。”
并不宽敞、明亮的教堂渐渐显得拥挤,人们陆续落座。在亚古礼拜长指挥下,人们以傈僳语言唱起赞美诗……
在这样封闭、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在这些山高谷深、重峦叠嶂的傈僳族聚居区,基督教竟有如此的吸引力,不能不令人惊讶。
当然,这里的宗教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并不都是积极的,迷信和落后也给人们带来一些不幸。
不过,我相信:尽管一泻千里的怒江在这儿拐了个弯,但最终将气势雄伟地奔腾入海。(附图片)
傈僳族的集市。 罗林春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