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多一个参照系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09-20
第2版(经济)
专栏:

多一个参照系好
瓯亮
有人说:“如今的社会心态,是骑着驴的想骑马,骑着马的想骑骆驼,骑着骆驼的想骑大象。”这说的是一种颇为时髦的心态——攀比。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攀比本不足为怪。一般讲,反倒应视作人类社会竞争的动力。这明显地表现在,自改革之初,我们冲破了平均主义的藩篱,普遍实行奖优奖勤后,更高的收入便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参照系。这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的作用。
然而,奖勤还须罚懒,奖优还须罚劣。如果光有奖,没有罚,或者重于奖,疏于罚,就会使一些人的“胃口”越来越高。头年奖数百,来年巴望翻番,否则就不满,就闹腾。于是,奖金所起的作用力递减,甚至助长“多得应该,少得不干”的心态。
北印芙蓉宾馆实行“危机型”管理,收效显著。因为这样做,突破了“驴、马、骆驼”式的步步高升的单向思维,在较高收入的参照系之外,还给人们另一个“打破饭碗”的参照系。这种参照系,给了人们“危机感”。过去不是只有犯错误才会丢饭碗吗?而现在相形见绌就有保不住饭碗之虞。“危机型”管理比“刺激型”管理能给人造成更大的压力,其奥秘即在于——不保饭碗。
“危机型”管理与“刺激型”管理,可以互补互济。一高一低的两个参照系,能促使人们更加自觉、主动地趋利避害,竞争奋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