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阅读
  • 0回复

“红叶”经霜叶更红——北京客车总厂一厂在危机中崛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01
第2版(经济)
专栏:

“红叶”经霜叶更红
——北京客车总厂一厂在危机中崛起
皮树义 罗景春
“红叶”挨了“霜”打。
1982年,北京客车总厂一厂生产的红叶牌旅行车,因质量差,被人称为三漏车:漏气、漏油、漏水,上了《北京日报》。当然是批评!
“霜”一阵接着一阵。
转过年来,“红叶”车又上了《北京晚报》。一位著名作家这样描述乘坐“红叶”车的经历:方向盘抖动得连一米八的大个儿也压不住,密封性差,洗完温泉澡驱车回府,车里尘土飞扬,到驻地时,人都成了土猴儿……
舆论无情,市场更无情。激烈竞争的汽车市场令“红叶”萎缩:年产300辆,竟积压100辆,卖红叶车要跟别人生产的车搭配。
过惯了太平日子的客车一厂终于感受到了危机。商品经济是竞争的经济,没有真本事,别想混下去!
号称集体企业的客车一厂,多年来却享受着旱涝保收的待遇,产品质量好坏,企业兴衰,与几人相干?“大锅饭”养懒了身子,“铁饭碗”扣死了心劲。
企业要摆脱危机,职工必须先有危机感。
1984年7月,客车一厂新领导班子拿“铁饭碗”、“大锅饭”开刀了。危机感罩上了职工心头。
那时,还没有“优化组合”这词儿。厂里生产线上380人,人多活少,自然无事生非,管理松松垮垮。厂里决定精简人员,择优上岗。
81人裁下来了。有的去打扫卫生,有的去捡废铜烂铁,有的去参加培训。这不是比一线轻巧吗?那好,钱可要少拿。一线实行了承包,多劳多得,最多的一个月能拿400元,精简下来的人却只能拿75%工资。这一多一少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差距。再说下了岗,面子上也难堪啊!
“为什么要我下岗?”有的人到处告状,有的托人讲情……关键时刻,客车总厂领导旗帜鲜明,坚决支持一厂的改革。一厂顶住了阵痛,厂内待业机制形成了。干不好随时可能下岗,下了岗,培训好了还可以回岗。几年过去,第一次下来的81人中已有20多人重新上岗。去年又有10多人下了岗。
生产发展了,要增加人手。厂里招了合同制工、临时工、劳务工,多种用工形式给固定工带来了竞争,职工危机感更强了。
厂里的一个喷漆班是一伙街道来的劳务工组成的。这伙人捧的是真正的“泥饭碗”,13个人承包了厂里的一部分喷漆活儿。他们起早贪黑,固定工的喷漆班一个月干十七八辆,他们干20多辆,收入自然也比固定工高。固定工不愿意了。有个青年工人故意找碴儿,上去就给人家两拳,把油漆腻子也摔到了人家脸上。同行不是冤家,有能耐跟人家比着干。厂里不客气,将这位青工除了名,固定工与劳务工也摽上了劲儿,不露声色地展开了竞争。你们一个月干20多辆,我们一个月也干20多辆;你们干活不挑挑捡捡,我们也啥活都能干。再干不好,饭碗可就要被人家抢去了。
危机感把职工与企业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厂兴我富,厂衰我穷”的口号深入人心。1987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厂里制定了成本控制指标。工人们精打细算,用板材像高明的裁缝一样套裁,把下脚料分类整理好,卖给需要的单位;搬运风挡、侧窗玻璃像是摆弄鸡蛋……到年底一算,大部分涨价因素被消化掉了,600人的工厂实现利润604万元。今年原材料价格涨得更厉害,可到9月底,实现利润已达662万元。
企业的危机变成了职工的危机,职工的危机则变成了企业的转机。几年来,“红叶”车年产量已从300辆增加到700多辆;产品质量大大提高,获得了“城市客车新产品金奖”、“城市客车进步奖”;产品供不应求,今年还出口香港。
“红叶”经霜叶更红。“红叶”旅行车正从北京客车一厂那狭小破旧的院落,驰向四面八方,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