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猪尾巴”与审美价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8-11-01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猪尾巴”与审美价值
高陟
电视剧《末代皇帝》中,戏剧冲突最激烈的场面是溥仪剪辫子。闹翻皇宫内院,惊煞满朝文武,而在一派痛心疾首、声泪俱下的围阻中,“皇上”横了心,非剪不可。
这白热化的对抗中,显出不同审美价值的强烈反差:在满族统治阶级看来,辫子是君权的象征,祖德的物化,复辟的寄托,皇帝脑后那一根,格外神圣;但是,皇帝本人已经发现,拖辫是最丑陋的发型,是见弃于国人、贻笑于外邦的“猪尾巴”。
的确,古今中外,很难找到比薙发更难看的头样。鲁迅在《呐喊》中写过《头发的故事》,晚年又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念念不忘辫子血泪斑斑的历史:当初老百姓极端憎恶薙发,于是,扬州残杀、嘉定屠城,“留发不留头”,才将辫子强加在中国人后脑勺上。二百年过去,这异端被驯化了,成为顺民的标志、效忠的证物,没有辫子成了大逆不道,剪辫子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辫子形象的转化,取决于审美价值的改变——社会现实长期引导审美价值定向,先前心之所耻,后来引以为荣了。轮到溥仪头上,社会现实又改变了这位末代皇帝的审美价值,意识到脑后并非圣物而是猪尾巴,哪里还拖得下去?
近年舞台、屏幕流行“清宫热”,拖辫戏包举海内,席卷全球。教化所及,北京的小孩,有戴假辫子逛大街的。这种猪尾巴时装化现象,就是审美价值改变的信号。
审美价值影响人的素质。一个孩子出生在红旗下,幼儿园的歌舞、少先队的鼓号,审美定向就开始了。课外小组、演出队,少年宫、社团活动,节目集会、文化馆、宣传队、文工团,以至代表全民族水平、格调的大型艺术团,都在陶冶他的审美价值。高层次的审美趣味,时刻在他身上唤起人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如果,升学率淹没了学校内外的美育,商业化窒息了群众文化,尤其是,难以备述的各色潮流冲击了标志国家艺术水准的机制,那么,社会欣赏能力将削弱,审美不可避免地将迷失导向。
任何一种能称为艺术的表演,都要求欣赏者具有相应的修养,因为不理解就不会接受,不接受就谈不到欣赏。要是人们在业余文娱生活中无引导地自由选择,多半会倾向于那些最浅露易懂的文艺形式。所以这种自由选择会形成低层次的审美定向。当前,我国人民的文娱生活,以听广播、看电视最普遍。这种旋钮或按键上的选择,基本上属于自由选择。这就给电视广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时刻注意保持和提高自己作品的艺术质量,因为任何导致审美价值的层次变低,也会反过来降低审美创作的水平,甚至会鼓励审美创作中的伪价值。
审美教育事关百年树人,审美价值的异化可以使人的素质异化。当初的满族统治者不惜为一根猪尾巴而一再屠城,就因为“改朝”和“易服”都是头等的政治。而改变审美定向标志着改变了人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