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全凭热心肠——记北京朝阳区办家教学校的几位老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2-01
第3版(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

  全凭热心肠——记北京朝阳区办家教学校的几位老人
本报记者 段存章
我第一次看到《家庭日报》。总编辑:儿子刘杰,9岁。刊头设计者:父亲刘永涛。头版头条刊登刘杰写的《我想说……》,下半版登载出差在外的《妈妈来信》,报眼是《致读者》。二版是《自己动手做玩具》,还有刘杰的日记摘抄。有个《小乐园》专栏,登的是《和爸爸的一次对话》。刘杰问:“爸爸,持之以恒是什么意思?”爸爸答:“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比如,你学拉风琴,一忙就不练了。这就不叫持之以恒。”
家庭报纸是北京市朝阳区家教学校的老师们辅导新源西里小学三班学生、家长共同办的。
这所家教学校创办一年多来,吸收10所小学、31所中学的学员4529人,已有588人结业。同时,为68所中学培训班主任130名。
干这番事业的是离退休的6位共产党员,平均年龄57岁半。他们是:刘铭,原朝阳区副区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家教学校校长;李秀珍,原八里庄中学校长,现任家教学校副校长;原新源里二中党支部书记高宝珍、原三里屯一中副校长张新民、原管庄二中党支部书记安郁英、原八里庄学区教导主任孟丽珍,现分别担任该校教师和工作人员。
“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志同道合走到一起来,都想在有生之年为朝阳区教育事业做点贡献。”63岁的刘铭带领大家开始办校,正是社会上人们经商、挣钱热的时候。毕生热爱教育事业的这六位老人,没有被金钱迷住,聚在一起,四处奔走。他们求得市教育局拨给办学经费1000元,从团结湖三中借下一间12平方米的办公室,还七拼八凑搬来四条凳、四把椅、一个柜子、一台录音机。
刘铭忙病了,住进医院。她惦记着请16位老师讲课的事,就打电话把副校长李秀珍叫到病床前商量。这位在教育岗位工作40个春秋的老教师被感动了,她说:“老区长,你放心,事由我来办。”她刚退下来,有人给高工资聘她去办高考班,她不干;儿媳妇生了娃,让她在家抱孙子,她不肯,宁愿每月自己出50元钱,把娃娃送到亲家。李秀珍获得了“解放”,每天上下班挤两个半小时的公共汽车去办学。
高宝珍刚刚出席过离休欢送会,就参加了刘铭主持的欢迎会。高宝珍说:“跟你干,吃苦受累,可干些我喜欢干的事,心甘情愿。”
58岁的张新民负责财务,兼管团结湖一带14所中学、1300名学员的授课组织工作。每次老师讲课,他骑自行车驮着录音机、提着暖壶、拿着清茶去服务。冬天下大雪,路远道滑,从不间断。55岁的孟丽珍说:“这里数我年龄小,我的最大感受是老大姐、老大哥们精力充沛。我们是一没钱,二没权,全凭热心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