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千篇一律”解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30
第4版(副刊)
专栏:文化雅俗谈

  “千篇一律”解析
徐恒醇
在4月10日《大地》副刊上读到有关为建筑千篇一律一辩的论述,顿感疑惑。
产品或建筑的千篇一律,往往是简单再生产的产物。它的出现有深远的社会根源。广而言之,“千篇一律”的现象过去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十分普遍而又十分突出。这不仅与我国长期封建社会的某些痼疾密切相关,如僵化的大一统的政治体制、鄙薄器用和造物活动的文化观念,以及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等;而且也与建国以来我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决策中的某些失误不无联系。险峻的政治风云使人们言不由衷,表现为社会舆论的“一致”。商品经济的不发达,社会分配缺乏调节机制,使人们不思改革和创新,表现为产品品种的数十年一贯制或照抄模仿。文化视野的封闭,造成思维模式的简单化和单一化,使价值观念产生畸形。
随着人们主体性的自我意识增强,因此多样化和个性化就必定成为文化选择的趋向。以历史上出现的住房建筑为例,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小洋楼、江南的民居,也并非是一种模式。现代建筑的形式则更加多样,被视为天经地义的方匣子结构也并非不可突破。
就住宅建筑而论,看起来它的功能似乎极其单一,实际上也存在多样的选择。不同类型的人必然具有不同的活动特点和流动路线,因此,要求建筑具有促进人们不同活动的适应性。建筑是对气候条件的调节器,不同纬度的建筑自然具有不同的保温要求,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对于采光、声学防护和湿度控制也要求各异。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总会带有地域文化的特征,具有对环境的感应特征,反映出环境的氛围和当地人们的行为心理。此外,建筑还要依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建筑材料、土地状况和地形特征等都直接影响建筑的结构和造型。多样化和适应性的要求不仅适用于公用建筑,在总体上也适用于住宅建筑。随着住房商品化的发展,必然会增加人们对于住房的选择,也会促进住房建设对于不同住户要求的适应性。国外所出现的对住房建筑设计的公众参与,正是提高建筑设计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有力手段。
有人似乎存在一种误解,也许是一种遁词,以为工业化生产只能产生出千篇一律的产品。其实,这只是工业发展原始阶段的现象。工业产品的标准化、建筑的模件化,主要是对于基本零件和构件而言的。标准化可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但是它并不排斥规格的多样化,也不完全决定整个产品或建筑的造型。正如儿童玩的积木、魔方、魔棍一样,虽然是以有限的标准化构件组成,但仍可产生出千变万化的色彩和形态的组合。退一步说,即使同样形式的房子,如果在外部空间结构的安排上略有变化,也会使人产生出不同的空间感受。实际上,工业化生产为建筑师和产品设计师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