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良性循环怎么来?——濮阳市连续3年巨额投资兴修水利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6-28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良性循环怎么来?
——濮阳市连续3年巨额投资兴修水利的启示
何永增
这是河南省濮阳市一组发人深思的比较数字:
1986年,水利建设投资2000万元,当年粮食增产6万吨。
1987年,又投入2000万元,又增产9万吨。
1988年,再次投入2000万元,再次增产5.8万吨。
如果考虑到这个有280多万人口、390万亩耕地的新建市本是个老灾区,就会看到水利在粮食增产中所占的份量。
    早投入早受益
濮阳所辖的5县1区,仅沿黄线就有163公里,更不用说几经改向的黄河故道和背河洼地了。这里过去是出了名的老灾区。
濮阳市改变贫困面貌的首要条件是提高粮食产量,而增加粮食产量的突破口选在哪里呢?1986年新的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凭着不投入就不会大产出的抓石油工业的经济头脑,提出了“治水兴农”的战略思想。要实施这一战略,就要加大对农业的投资,而这对濮阳来说尤其困难?新建城市还是一纸蓝图,从书记、市长到一般干部住的还是寝办合一的简易房子,工业、商业、文教卫生、市政建设,百业待举,急需用钱。尽管如此,市领导还是从地方财政挤出了2000多万元集中用于拓宽第一条濮清南引黄抗旱补源骨干工程。
2000万元,约占濮阳市当年地方财政支出的14%强,这需要下多么大的决心!在这项工程中,市长、市委书记还分别担任工程指挥长和政委。指挥部就设在工地上,各县、乡、村,抽调得力干部到第一线包投资,包任务,包质量,包工期,并立下军令状,根据完成情况兑现奖罚。广大农民听说要挖渠引水,踊跃参加,施工高潮,参加的有4万多人。
    投入要顺应自然规律
濮阳市贫困的主要因素是水。建国30多年来,党和政府曾对沿黄滩区和背河洼地进行过多次治理,投入了不少资金,但大都事倍功半。
钱没少花,事没少做,为什么效果不佳,教训在哪里?濮阳市的当家人反反复复地思考着。他们一次次深入调查,还组织2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实地勘查比较,请来专家教授论证。最后,决定一改过去撒胡椒面的投入形式,将资金集中使用,科学投放,重点开发,投资重点由挖河修渠转向高台密封井,兴建移动提灌站。新的开发方针一经确定,市里就集中物力、财力,动员了沿黄15万群众大干了一个冬春,打高台密封井250眼,新建桥涵闸门2032座,改建引黄闸门4座,扩大有效灌溉面积17万亩。接着,改土试种水稻10万亩,取得了平均亩产粮食300公斤的好收成。初战告捷使人们看到了光明,老光棍村王窑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将一袋透净的大米背到了市长的家里以表感谢脱贫之情,他们说:这可比政府拿钱买粮送给我们高兴。
花钱就要花到地方,濮阳市近几年对每一笔投入项目都严格把关。为了避免盲目投资造成浪费,坚持了对所投资项目先搞试点,再由点到面加以推广。
濮阳县梨园乡组织14个行政村搞科学投入综合治理,一年实现粮食总产、亩产、人均产、人均收入4个翻番。他们的经验很快在全市加以推广。
    各式各样的投入形式
人们用投1增3或投1收5来比喻投入和产出的经济效益。既然如此灵验,那么人们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各式各样的投入形式也应运而生。
市里兴建一座纺织厂,他们采取工人带资就业和动员社会集资的办法,使工程很快开工;比较大型的农贸市场,以及商店旅馆也大都由商户们自己投资,市里统一组织等形式,资金竟源源不断。这些乍听起来似乎与农业的投入没有关系。怎么没有关系呢?市府的领导同志说,这几项就减轻了市里近千万元的压力,省出的钱又用来投入到农业上了。这叫“迂回投资”。市里是这样,县里、乡里、村里也主动得很。范县是有名的穷县,在水利投资上却是不遗余力,开挖大小渠道200多条,全长400多公里,相当于范县到北京的路程,这些工程迅速扭转着贫困的局面。
台前县的姚邵村,通向黄河的干渠,需占用邻村6亩耕地,几经协商,他们以每亩一年150公斤小麦、100公斤大豆的租用报酬,与邻村签订了3年合同,一下扩大灌溉面积近千亩,使全村的全部耕地7天即可普浇一遍水,当年小麦每亩增产100公斤,大豆增产50多公斤,人均收入一年增加124元。他们说这叫车到山前必有路。
还有党员干部带头集资自办水利的,国家职工捐资办水利的,几户联办的,几组联办的,几村联办的。以经营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打井队,旧井维修队等活跃在整个田野。
据统计,1986年以来,全市共开挖、整修沟渠4670多条,新打机井近7000眼,机井总数达到4.1万多眼,配套近4万眼,有效灌溉面积达29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5%,形成了遇旱能浇,遭涝能排,遇碱能治的水利工程体系,大大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因而才有了前面所说的连年增产的情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