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以草换粮 以草换肉 广西农村大种“希望之草” 全区人工牧草场达到20余万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1-02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以草换粮 以草换肉
广西农村大种“希望之草”
全区人工牧草场达到20余万亩
本报南宁11月1日电 记者蒋耀强报道:“以草换粮、以草换肉”,在广西农民看来已不再是空想。随着人工种草业的发展,全区目前已拥有人工牧草场20余万亩。不少山区农民从发展“希望之草”中,找到了解决人畜争粮矛盾、加快脱贫步伐的途径。
广西地处亚热带,丘陵山地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近3/4,且气候温和,山多草茂,是南方的天然牧区。有关部门调查后发现,牧草丰富的桂西北山区农民,之所以迟迟未能迈出脱贫致富的步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能根据当地实际发展草食禽畜。
区党委、区政府根据这一情况,及时健全草业开发机构,成立了禽畜领导小组,并把种植牧草发展草食禽畜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
田林县福达乡农民梁新财,以往常为填饱肚子而发愁。1987年,他种植30亩牧草,年纯收入连年在6000元以上。
种草等于种粮,发展种植牧草业,使不少农户走出了“人畜争粮”的窘境。营养丰富的牧草,可替代部分粮食,禽畜易吸收,长膘快。
去年,广西粮食减产,草食禽畜年末存栏仍高达741.7万头,向社会提供牛羊肉23.81万吨。畜牧专家分析说,种植牧草立了一功。
种草不占耕地,既可单独种,亦可套种,较好地解决了林牧矛盾。
百色地区林业部门鼓励农民种草,草食禽畜发展相当快。全地区12个县,扶持农民林间、果间种草,新增牧草面积1.5万亩,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此外,凡是种植牧草的地方,水土流失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