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形式多样的各国艺术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11-16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艺术之窗

形式多样的各国艺术节
范中汇
举办艺术节,受着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地举办的艺术节都具有各自特点。
通观各种艺术节的举办方式,也能窥见一些带普遍性的经验。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
——发挥当地文化资源的优势。凡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艺术节都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了当地文化资源条件的优势。如多元化是加拿大文化的基本结构,于是便有了加拿大多元文化节;而在举世闻名的音乐之城举办的维也纳文化节,当然是以音乐为其主要特色。
——促进经贸旅游事业的发展。除了专业性很强的艺术节外,目前世界上纯粹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节已经不多。艺术节越来越超出艺术活动本身,而与经贸和旅游事业相联系。文经相济,在促进经贸和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艺术节也可以得到企业家们的资助。艺术节期间,除安排文化艺术活动外,积极安排经贸洽谈、商品展销以吸引游客,已成为普遍做法。
——安排各种相关促进的活动。艺术节总是以各种形式的艺术表演活动为主,但其组织者同时也都尽可能地安排丰富多采的各种相关活动。例如,艺术节期间,进行艺术家和团组的相互观摩、竞赛评比、座谈讨论等艺术交流活动;安排各种艺术展览、手工艺品展销、民间艺人现场示范等艺术展销活动;组织街头演出、化妆游行、群众联欢等文化活动,等等。为艺术节创造欢乐的节日气氛。
——保证组委会班子的精干。艺术节一般都无常设机构,而是临时成立组委会。像著名的法国贡佛朗国际民间艺术节只有一名常驻专职人员,除负责贡佛朗艺术节的日常事务外,还兼管国际民间艺术节理事会的日常工作及当地部分旅游业务。艺术节组委会的组成以精干得力为原则,班子的大小根据艺术节的规模而定。其主要负责人,关键是主席和秘书长,由各有关方面协商推举能与各方合作的最有经验、最有能力的人士担当。一个精干的组委会班子,既能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也能节省大笔人头费开支。
——力争经费收支平衡。艺术节,特别是国际艺术节,是耗费大量资金的大型社会活动。在多数情况下,其收支都不能相抵,需要求助于民间捐助和政府拨款。而精明的组织者总是想方设法增收节支。例如,确定艺术节的规模和时限的最佳选择,是最大限度地节约经费和发挥效益的一个重要保证。衡量的尺度,主要看对观众数字的预测。因为,如果规模过大、时间过长,没有足够的观众就会成为一种浪费;如果规模过小、时间过短,观众过剩也是一种损失。再如,尽可能多地安排演出场次和利用发行赞助性特别荣誉纪念门票,也是普遍被采用的增加收入的有效方法。
——扩大对国内外的影响。艺术节的宣传是所有艺术节组织者都十分重视的工作。举办艺术节半年甚至一年前,他们就通过各种途径和媒介进行宣传,以扩大对外影响,广泛招徕观众。这既能增加经济收入,更可提高艺术节的知名度。芬兰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出色。他们早在1968年就专门成立了芬兰文化艺术节联合会,明确规定了主要任务是与芬兰教育部、旅游协会、芬兰航空公司以及相应的国际组织等保持联系,在国内外宣传介绍芬兰的文化艺术节活动,协调各个文化艺术节之间的有关事宜。
艺术节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很热门的文化活动。各种类型和规模的艺术节正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世界各地。可以预见,艺术节将会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