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啥时都不该忘记农民”——韩家坡村农民谈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1-01
第2版(经济)
专栏:

  “啥时都不该忘记农民”
——韩家坡村农民谈市场
新华社记者 杨玉良
为解决市场疲软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各陈己见,众论纷纭。农民群众对这一问题,是怎么想的,怎么看的呢?不久前,记者在山西吕梁山区的柳林县韩家坡村,与一些农民群众进行了交谈。
大伙主要围绕服装,谈了许多看法。
韩书荣首先开口说:“如今,城里的商店,不管大小,花花绿绿的服装挂得到处都是,可就是没适合咱农民穿的。多数女式服装,不要说农村年纪大些的妇女不能穿,就是年轻姑娘、新过门的媳妇,思想再解放,也不敢穿着在村里走动。”
韩书荣的话音刚落,有个叫韩吉红的农民接着说:“这样的衣服,不要说让俺买,就是白送俺,俺也不要!你到城里走走,进商店看看,到底有多少商品是为俺农民做的?全国11亿人口,农民就占了8亿多,可不知咋搞的,一做起事来,就把这多数、大头丢了,城里人再有钱,能穿了用了那么多东西!啥时都不该忘记了俺农民!你听听广播,看看电视、报纸,还没进夏,就喊起了今年流行啥式样,都是对着城里人说的,就没见说农村农民今年穿啥样的合适,俺农村真是连边儿也沾不上。商品卖不出去了,这才突然想起农民,可那些卖不出去的货,又不是农民想买的、想用的,送到农村还不是照样卖不出去!”
“说得一点也不差!农村比较闭塞,思想比较保守,许多年来,穿衣打扮都变化不大,你让农村在一个晚上就变得与城里人一样了,这不可能,也做不到。要缩小这个差距,生产商品的单位,比如生产服装的工厂、企业,就要研究农村,做些适合农村男女农民穿的用的东西,一年一年地进行引导,这样慢慢地,让农民不知不觉地在吃、穿、用、行等方面发生变化。我觉得,这些年,国家好像只偏重引导城市居民改变生活方式,而不太注意引导农民改变生活方式,农民生活方式不改变,你再喊啥新潮也没用,当然你按这新潮、那新潮做的商品也就用的人少,卖不出去了!”一个30刚出头,中学文化,很有点头脑的名叫韩志明的青年农民分析说。
听韩志明这样一分析,另外几个农民也七嘴八舌发了话。今年64岁的韩长海老汉说:“就说你穿的这夹克上衣(指记者),如今挺流行的,城里的人都喜欢穿,咱农民也觉得挺好,可咱农民收入低,一件这种上衣,一般都得四五十元,好的上百元,咱农民又每天与土坷垃打交道,泥里水里滚。能不能用既便宜又结实的布做成夹克式的上衣?既好看,又便宜、结实,俺农民咋会不买!”
今年44岁的韩根林说:“再说这鞋子吧,俺农民每天上山下地干活,个个脚板又宽又大,可市场上卖的鞋子都是瘦瘦的、窄窄的,俺们穿不上,自然就不买,制造鞋子的工厂咋就不到农村调查调查!”
青年农民韩海旺接着说:“难道俺们农民不爱穿好的?不爱打扮?可市场上很少有俺们爱穿、爱用的东西,你想穿好些,打扮得美些也是枉然。俺农村与城市比是穷些,可再穷,每人每年总想买上一身称心的成衣过节过年穿穿,可就是买不上。前几天,我带着老婆兴冲冲进城,想为她买一件称心的上衣,可进了许多商店,一件也没看上,都是花哨得让你不敢穿,结果转了大半天,只扯了几尺布回来。我老婆生气地说,‘那商店都是为城里人开的,今后我是再不进城买衣服了!’”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