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失去了才觉得珍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1-30
第5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失去了才觉得珍贵”
  邵柏
1830年,歌德在同爱克曼的一次谈话中,提及法国的文学革命。他指出:这场文学革命,起初的要求不过是较为自由的形式,尔后却把传统的内容和形式都抛弃了。于是,表现美好崇高受到冷遇,描写奸盗邪淫成为时髦。歌德把这个文学时代比作一场“发高烧的病症”,明确加以否定;另一方面,他又肯定地说:“目前暂时抛开的真正纯洁高尚的东西,到将来还会被观众更热烈地追求。”(《歌德谈话录》第207—208页)
这里讲的虽然是一个半世纪前的文学现象,但歌德思想中所显示的辩证因素,仍能从认识论上给后人以启迪。
纯洁高尚的东西引起人们更热烈的追求,往往是在它们被丢弃之后,正像许多人的经验所表明的,“失去了才觉得珍贵”。这里蕴含着一个道理:人们认识美好事物的意义和价值,常常要经过比较才会来得更深切。打个比方说,眼睛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但对于保护视力就未必人人都那么经心。倘若是后天失明的盲人,因为有了光明与黑暗强烈对比的切身体验,就深知眼睛实在是太可贵了。在思想、道德和文化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形。生活中大量存在的真善美本当好好爱惜,人们有时反倒习以为常不予理会,“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一旦这些好东西失掉了,才顿觉弥足珍贵,因而唤起对它们的更热烈的追求。这既是生活本身的辩证法,也反映了认识发展的辩证法。
社会走向文明进步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而具体进程则有其曲折性。由于特定的条件和原因,具有积极意义和价值的事物一时被人冷落,甚至受到亵渎,就是曲折的一种表现。曲折要付出代价,带来损失,对社会产生负效应;曲折引出的苦果又会警策人们,痛定思痛,加倍珍惜和维护本来不应该丢弃的东西。远的姑且不论,前些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之时,在某些人身上也曾出现过“发高烧的病症”,“雷锋精神”被说成是“主体性失落”,“艰苦奋斗”被说成是“陈腐观念”,与此同时,个人至上、贪图物欲则成了某些人的价值取向,严重污染着社会风气。经过苦涩的体验,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这种是非美丑的混淆以至颠倒,根本背离社会主义原则,违反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正因为如此,如今社会上对一度被冷落的精神“宝藏”正在升温,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雷锋、焦裕禄、大庆、好八连等闪光的名字,又在神州大地上叫响。这说明,真正符合社会进步和群众利益的美好事物,尽管有可能被暂时抛开,但它终究会通过曲折,重新在人民生活的沃土中扎根,成长为茂林嘉卉。在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事情尤其是这样。
曾经有一种看法,把讲传统概称之为“怀旧”,认为改革与传统不相容。这种观点有必要澄清。传统是个整体指谓,对传统的内容和形式要作辩证的分析,不能把“脏水和小孩”一起泼掉。留恋传统中落后的、过时的东西,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才是“怀旧”的本义,这无疑是要反对的;珍视传统中进步的、有生命力的东西,非但不该以“怀旧”相讥,而且应予倡导和赞许。当然,辩证法在对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使好的传统也不是凝固不变,而是要结合变化着的现实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从事的改革事业,就是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致力于历史与现实的正确结合,在继往开来的过程中革故鼎新。不分优劣良莠,全盘否定传统,企图在一片蛮荒中搞所谓“创新”、“改革”,这叫历史虚无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毫无共同之处,实践上是极其有害的。
歌德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不可能有彻底的辩证法思想,但他却能对人类积累的文明成果进行某种辩证的思索,鲜明地肯定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优秀文学传统,同19世纪前期流行的全盘否定传统的“超浪漫主义”亦即颓废主义的文学思潮划清界限。这是歌德之所以伟大的地方。仔细想想欧洲文学史上的这件史料,至今不还有其发人深省的意味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