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袁木就中国经济建设问题答印度记者问 中国将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在维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方面决不动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2-01
第1版(要闻)
专栏:

  袁木就中国经济建设问题答印度记者问
中国将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在维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方面决不动摇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杨国强)国务院发言人袁木最近在北京接受由《新世界》报德里办事处主任乔希率领的印度新闻代表团的采访时,回答了印度记者就中国经济建设等方面提出的问题,现摘要予以报道。
问:据说去年“六·四”事件以后,中国已经从其经济自由化方案往后退,这从何种程度上理解是准确的?
答:无论去年“六·四”事件之前或之后,我国领导人都曾一再公开宣布,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长期不变,现在不变,今后不变,只会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根本不存在从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改革开放倒退的问题。西方某些舆论机构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报道往往认为,如果中国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和市场化,在政治上实行多元化,这才是改革,否则就不是改革,因此总认为“六·四”之后中国从他们理解的改革“后退”了。这是他们认识事物和辨别情况的一种标准,我们无意改变也无法改变他们的看法。但从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说,西方一些人欣赏的所谓自由化方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提出过,今后也永远不会提出,因此也就根本不存在从所谓自由化方案后退的问题。
问:中国国营企业的运行情况往往远不如私营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那么为什么不可以把国营企业交给私人投标者呢?
答:在所有制问题上,中国在现阶段实行的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份包括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适当发展的政策。为了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外商来华投资,依法对中外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给予了较多的优惠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这对于繁荣我国整个国民经济是有利的。目前国营企业虽然相对来说显得活力不够,但不论现在或将来,国营企业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 和基础,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我们在继续鼓励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中外合资企业适当发展,发挥它们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有益的补充作用的同时,将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来改善国营企业的经营环境,并着重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国营企业的经营机制,增强它们的活力,壮大它们的力量,而决不会也不可能采取对国营企业实行私有化的方针。
问:你们打算怎样缩小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
答:关于这个问题,我先给你们提供一些数据。从1978年到1989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提高到601.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10年间增长205.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由316元提高到1261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81.8%。由此可以看出,过去10年农民收入的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国农民收入同城镇居民收入之比,1978年为1∶2.37,1989年为1∶2.1,差距略有缩小。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农村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有了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执行这样的政策。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只能是逐步的,不会太快,还将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问:据报道,去年6月之后外商到中国投资不景气,你们打算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
答:外界对中国的一些报道往往是不真实的,有的甚至是有意的歪曲。据我得到的数字和情况说明,去年“六·四”之后,由于西方国家实行所谓的制裁,使我国对外资的利用的确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并不很大。去年6月至今年10月,我国新增利用外资项目8917个,协议利用外资金额156.4亿美元,实际利用147.8亿美元。仅今年1至9月,新增利用外资项目4931个,协议利用外资金额83.6亿美元,实际利用75亿美元,预计全年利用外资金额将比去年增加。由于目前西方制裁已有松动,国外工商企业界和金融界在同中国的经贸往来中有利可图,估计外商来华投资还会呈现增长势头。中国政府和各个地方将一如既往,继续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改善投资环境。中国是一个拥有11亿多人口的大国,在亚洲乃至世界有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市场广阔而且潜力很大,任何企图孤立中国的做法都是不会成功的。
问:是否因为农民在经济生活中占有优势,所以中国过去和现在都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答:我国解放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解放后工业有了很大发展,1989年工业产值已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77.1%,但全国11亿多人口中还有8亿多农民,仍然占绝大多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充分认识到中国的一切政策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取得广大农民的拥护,农村的稳定发展是整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在这10年多来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广大农民对党和政府的政策基本上是满意的。这样的政策将继续贯彻执行并不断加以完善。只要在这点上不发生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取得了一个决定性力量的支持,就可以保证它基本上取得成功。
问:1988年,深圳搞了一个股份制发展银行,该银行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同类型的银行是否也在发展?
答:据中国人民银行告诉我,我国现在实行股份制的银行有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共5家。中国除了指导和管理全国金融活动的中国人民银行以外,还有中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这四家专业银行,它们的分、支行遍布全国,是我国的几家主要银行。前面讲到的五家股份制银行在中国带有试点的性质,试点的结果证明这些银行的开设对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因此它们的业务还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问:自1988年10月以来,你们的经济调整在多大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答:中国之所以从1988年第四季度开始执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主要是因为在这之前的几年,中国经济发展过热,速度过快,总需求增长过猛,引发了通货膨胀直线上升,治理整顿的目的首先是要把通货膨胀控制住。经过两年来的治理整顿,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1988年中国的物价上涨指数为18.5%,1989年为17.8%,今年1—10月已降到3%以下。在通货膨胀得到遏制的同时,连续两年获得农业丰收,一度下降过猛的工业生产也从今年3月起逐步回升,预计今年全年可增长6%。在治理整顿中,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8年的544.9元提高到1989年的601.5元,预计今年可增加到630元左右,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988年的1119元提高到1989年的1261元,预计今年可达到1360元左右。这种情况表明,与其说中国的经济调整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不如说中国消费者的利益在经济调整中还是基本上得到了保障的。
问:中国政府是否认为“致富光荣”?
答: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府一贯提倡和鼓励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使自己富裕起来。如果通过违法经营取得非法收入,将依法予以取缔,不过实际生活中这方面的工作还远远跟不上。对于合法的过高收入,将依法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不过目前这方面的漏洞也不少。我们的方针是既反对平均主义,又注意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并提倡先富裕起来的帮助后富裕起来的,以利于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中国政府有关收入分配的一项基本政策。当然,现在人民群众对新出现的社会分配不公现象很有意见,需要进一步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而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也是一项相当长时期的工作。
问:常常听说,中国未能成功地协调经济改革和改治政革,请予以评论。
答:我们一贯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改革要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全面系统地进行。相对而言,中国的改革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并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而相应展开其他方面的改革。这样做有利于使人民在改革过程中逐步得到一些实际利益,有利于吸引人民关心改革、拥护改革和参与改革,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社会震荡。从实践来看,这可能是中国改革的一个特点,也可能是中国改革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效的一条重要原因。适应经济改革深入的需要,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相应地配套进行,否则经济改革的成果也难以巩固和发展,我们不仅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已经和正在这样做,今后还要继续这样做。当然实际工作的进程也还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中国在实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对于符合我国国情的一些基本政治制度,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在改革中继续完善,使之更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而决不会也不应当照搬西方的多党轮流执政和议会民主制度。
问:中国现在选择开放门户、搞活经济的现代化道路,这是否会使中国偏离既定的社会主义目标?
答:我们认为这两者之间是可以统一的。我们既要坚持改革开放,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现在国际间的经济联系愈来愈密切,关起门来搞现代化建设,不利用外资,不引进先进技术,不学习和借鉴国外对我们有用的先进管理经验,不可能成功。在这同时,我们在维护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方面决不动摇。就最主要的方面来讲,我们在经济上将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不搞私有化,坚持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不搞资本主义的完全的市场经济;在政治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不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防止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只要我们把握住了这些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就不会改变。
问:中国现在的政治教育已降为次要地位,这是否属实?
答: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所以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方针不会变。为了把国民经济搞上去,需要对人民特别是青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才能振奋民族精神,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规划服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矛盾,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工作不应该忽视,而应该放到重要的位置上。
问:中国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经济建设进一步搞好。如果在本世纪最后十年我国经济能够继续稳定发展,我想中国现在仍然面临的许多困难和矛盾就会得到较好的解决。在从1991年到2000年的十年中,我们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国经济将努力保持6%左右的增长速度,并下大力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和经济素质,坚定地执行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防止再度出现大的波动,同时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今后十年经济发展的重点,一是继续加强农业,二是继续加强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三是改组改造加工工业,着重提高技术水平而不是扩大规模。在未来的十年中,我们还将始终坚持把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