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一个人不能没有祖国——电视剧《海外遗恨》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0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一个人不能没有祖国
——电视剧《海外遗恨》观后
李下
辽宁电视台和辽宁电视剧制作中心创作的电视连续剧《海外遗恨》(编剧马中毅等、导演金守泰),是一部题材新颖、思想敏锐、风格清新的作品,也是一部爱国主义好教材。
《海》剧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警世意味。我们从剧中看到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国际环境。在这里,各种巨大的机器都在高速运转,随时都可能把它们认为有用的人攫入其中。这种西方社会环境的一个特定侧面的展示,有助于戳破某些人的不切实际的“黄金梦”。这里有倾轧,也有诱惑。诱惑是为了倾轧,为了吞噬。一个最简单不过的道理是: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幸福都是用血汗营造起来的,寄托在任何别人身上都是虚妄的。
科学家陈飞的下水,给我们以良多的启迪。陈飞的素质不能说不好,却在国外某些特务机构的步步紧逼之下败下阵来。这固然说明了环境的险恶、特务机构的阴险狡猾,但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在那种复杂的处境中,一个人的“慎独”能力和高洁操守是多么的重要,平时对这些同志的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多么不能掉以轻心。在这里,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是不可或缺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巨大凝聚力是不能低估的。一个人不能没有祖国。这是根,是源。无源之水要干涸,无本之木要枯槁。陈飞者流的堕落和苏醒,就是一个离根和归根的痛苦经历。对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来说,失去了祖国的信任,受到人们的谴责暂且不说,个人良心对自己的撕咬就是终生不能摆脱的痛苦折磨。
改革开放使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有机会出国留学、进修。应该说,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为了学到本领报效祖国,饱尝辛酸,饱经磨难,坚持走正路,维护了中国人的人格和尊严。对此,我们应该充分理解他们,关心他们,时刻让他们感受到祖国亲人送去的温暖。这也是我们在与敌人较量中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法宝。当然,把陈飞这种极少数人的前车之鉴介绍给留学生们,引起他们的警惕和思索,也是一种政治上的关怀。
《海》剧的几个配角人物的设置,也很见匠心。如日本房东大娘和华子姑娘的出现就很必要。她们对中国学生的脉脉温情,显示出普通人之间的那种美好感情。在那种环境中陷阱固然不少,但中外人民之间心灵的交流、沟通和友谊,却始终是主流。一个间谍题材的电视剧,当然要用很大比重去写各种特工人员,但如果全剧中观众满眼的人物无一不是特务又太失真了。
《海》剧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陈飞在进修时期,同志们的帮助显得过于薄弱;陈飞后来的转变心理铺垫尚嫌不足;国际间谍机构活动的错综复杂程度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表现得还失之过于简单,止于皮相;最后,全剧语言的个性化、生活化不够,书面气太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物性格的塑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