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阅读
  • 0回复

安全保障的“绿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1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安全保障的“绿化”
冯昭奎
前不久,与日本庆应大学某教授谈起日本的安全保障问题,该教授对日本国内某些“战略问题专家”大谈如何对付苏联侵略威胁表示很不以为然,同时认为日本面临的更加现实的威胁是环境问题的威胁。越来越多的人们倾向于把环境问题也看作是安全保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倾向在日本报刊上被生动地形容为“安全保障的‘绿化’”。
众所周知,环境问题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大多数环境问题具有跨越国界的“全球问题”的性质,二是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裁军问题、人口问题等密切关连。
比如,酸雨问题就是这样一个跨国性的问题。由于大气的流动,酸雨恰似一个“旅行家”,以致主要产生于英国、西德、意大利的工业废气“旅行”到欧洲北部,竟使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成了酸雨的最大受害者。同理,亚洲诸国也无法对国内产生的工业废气“拒发出国护照”以保证“近在咫尺”的邻居不蒙受雨雪酸化之苦。
据了解,日本的工厂、火力发电厂普遍采用脱硫装置,并导入脱硝技术,结果使工厂排烟所含的氧化硫、氧化氮减少了90%以上。然而,既然酸雨公害具有跨国性,那么,即使日本在其国内能够比较成功地利用先进的脱硫脱硝技术抑制酸雨的发生,却无法对付乘风而来的别国的酸雨。这说明,号称为“绿色技术”的各种环境保护技术如果仅仅作为“国别财产”,其作用是很有限的。如何超越通常的商业规范,将“国别财产”转化为“国际公共财产”使之发挥应有作用,难道这不同样值得工业大国反思吗?
环境问题不是孤立的。可以说,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是一对“孪生兄弟”、“孪生危机”。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环境问题是地球对于日益增多的人类活动作出的反应,正如美国《时代》周刊所说,“没有什么问题比人口猛增对地球环境的威胁更大”。因此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密切关连。近年来,环境与裁军的关系也日益引起注意,这不仅是因为核武器试验本身就是一个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源,而且还因为筹措为解决环境问题所需的费用的一个最佳途径就是去“挖”超级大国和某些想在军备上花大钱的富国的军费。据美国一家民间调研机构——地球观察研究所估算,从1990至2000年为维持地球环境以维持世界持续发展所需费用总计为1500亿美元左右,不及1989年一年的世界军费开支的1/6。
环境问题还与南北矛盾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应该说,当今世界的南北问题,除去经济上交换不平等和贫富两极分化之外,还存在着“北方”对“南方”的“环境剥削”,即少数发达国家为追求浪费型生活方式,而导致他们对资源、环境的高消费大大超过了他们在地球有限的资源贮存和环境容量中该得的“配额”。以日本为例,占世界人口约2.4%的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占到世界的4.3%;在造成臭氧层破坏的氟里昂的世界产量中,日本占到10%以上;日本进口木材占世界各国木材进口总量的1/4,其中对热带林木的进口在世界进口量中所占的比例更高。
人们常说,日本人经常抱有一种“危机感”,但这种危机感大抵是操心本国所面临的问题的危机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日本人能表现出一种更高层次的、为诸如环境破坏等全球问题操心的危机感,这恐怕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些因素必会促使安全保障概念发生两个深刻的变化,一是促使向来局限于某一国(或国家集团)的狭隘的安保概念朝向“我们只有一个”、而且决不可能“换它一个”的地球整体的全球安保概念发展;二是促使向来偏重于军事领域的狭隘的安保概念朝向包括防止核战争、保护地球环境,解决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阻止南北两极分化等等问题在内的综合安保概念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