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老舍的题赠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2-08
第8版(副刊)
专栏:

  老舍的题赠联
向家炳
老舍先生素爱中国对联艺术,亦曾撰文称诵春联的特色:“欢度春节,要贴春联。大红的纸,黑亮的字,分贴门旁,的确增加喜气。”自解放以来,老舍就曾多次题写春联,倾抒襟怀,以寄迎春之乐。
吟诗辞旧岁,举杯贺新年。
诗吟新事物,笔扫旧风流。
酒热诗歌壮,梅红天地新。
三副春联清隽明快,仿佛映现出诗人喜吟诗联、欢庆新春的音容笑貌。
欢庆新春,百花齐放;
大办农业,五谷丰登。
勤俭持家,有备无患;
热诚爱国,发奋图强。
劳逸妥安排,健康多福;
油盐休浪费,勤俭持家。
这些春联看似随口吟出,信手写来,亦如其人其文一样,具现清廉朴实之风。
1962年除夕,正值立春,老舍即以此立意,撰一春联:
除夕立春,同日双节;
随时进步,一刻千金。
与此同时,老舍还题咏一联,用以自勉:
付出九牛一虎力,不作七拼八凑文。
寥寥数语,意味深长,确是长年励精笔耕的经验之谈。细品此联意韵,自可领悟笔墨生涯的甘苦和艰辛。
在老舍的对联创作中,还有一些题赠之作流传于世。这些题联多系书赠文坛剧界友人,常常寄意于尺幅之中,寓情于片言之外,令人从平易中感受到一种深挚的情谊。
1962年,老舍曾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分别题赠一副春联:
人民要好戏,
艺术登高峰。
破浪乘风,前途无量;
降龙伏虎,干劲冲天。
两副短联立意不同,各有特色。前者将“人民艺术”分列两联之首,寄寓着他对人艺的殷切期望;后者暗嵌《乘风破浪》、《降龙伏虎》剧名,表达了他对青艺的黾勉之情。
另外,老舍还题赠诗人臧克家一联:
学知不足,
文如其人。
作者运笔裕如,不加修饰,恰好映现出“克家好学,为人豪爽”的精神风貌。
50年代,北京人艺排演了老舍新作《龙须沟》,于是之成功地塑造了程疯子的形象。老舍曾为之题赠一联:
努力如是之者,
成功其庶几乎。
此联构思巧妙,妙在将“是之”融入联中,表彰了于是之努力探求、勤奋钻研的精神,同时又从于是之的“努力”中预示到“成功”的前景。据说于是之得到这帧墨宝,感到“评价太高”,“没敢裱挂起来”,但他一直珍藏着,时时激励自己努力奋进。
1957年,京剧艺术大师萧长华80大寿之际,老舍特书赠一副寿联:
桃李满天下,
梨园老寿星。
此联用语既简而精,集中地赞颂了萧老“艺能已是醇如酒,桃李于今密似云”的业绩。
1962年春,崔嵬在电影《红旗谱》中成功地塑造了朱老忠的形象,荣获“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老舍特撰一联,以为祝贺:
贞如翠竹明于雪,
静似苍松矫若龙。
此联情辞典雅,神采飞扬,形象地展现出艺术家刚健质朴、苍劲浑厚的艺术丰采,可以说是对崔嵬表演艺术的传神写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