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悼无名英雄李中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5
第6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悼无名英雄李中秋
李中权 李中柏 詹真辉 王锐
李中秋,四川达县碑庙区人,生于1924年12月21日。父李惠荣,母李王氏,大哥李中泮,二哥李中池,三哥李中权,四哥李中柏,五姐李中珍,六哥李中衡,七姐李秋兰,李中秋排行第八。家庭极为贫苦,因受军阀和土豪劣绅的残酷剥削、压迫,父母兄长全都参加革命活动,于1933年10月全家9口人一同投奔红军。中秋当年不满9周岁,也随红军苏维埃政府走了。于1935年随父母兄长一起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0月到达陕北保安,后到延安,参加了延安文工团,1939年进住总参通信学校,1940年初调总参机关作通信参谋工作。她先后任报务员、台长、股长、科长、副处长、处长,上校军衔,师级职务。中秋一贯对人热情,和同志相处团结融洽,工作勤奋,学习努力,以提高政治、文化、技术水平。她从不示弱,总要与男同志比个高低,多次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受到领导表扬奖励,不愧为无名英雄。不满40岁时,中秋不幸患肾脏病,于1965年8月病逝。她短暂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我们为中秋妹过早逝世而悲痛,也为我们有这样一个好妹妹而感到自豪。
无论在长征途中、在延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争年代,我们都和秋妹天各一方,仅在全国胜利时,经过平津战役后,党中央、毛主席、军委总部到达了北平,我们兄妹间才又见面了。之后我们兄妹间,虽都住在北京,但也各自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工作。所以我们对秋妹更详细的情况,是间接了解到的。
在长征途中,父亲逝世后,母亲李王氏,带着中柏、中衡、冬兰(即李中秋的乳名),跟着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多病的母亲和幼小的弟妹们,受尽了苦,挨饿、受冻,也跟着翻过甲金山、虹桥山、鹧鸪山、党岭山。红四方面军是三次翻过这些大雪山和大草原,母亲和弟妹们也都翻过来了。他们一心一意跟党、跟红军走,毫不动摇,终于胜利地到达了陕北根据地,走到了党中央、毛主席的身边。
在我们全家人中,属中秋妹最弱小,在那样险恶的长征环境下,她能战胜不可想象的许多困难。我们听到后,甚感惊讶!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长征三次过草地。54岁的母亲因重病在征途中病死于当时的西康省甘孜州东古喇嘛寺之大草原边沿。秋妹协同四哥中柏、六哥中衡,在远离家乡的长征路上,既没有棺材,也没有任何可能的条件下,表示对母亲的哀悼。弟妹们以幼小的手抠土将母亲尸体安埋,爬在母亲的坟地上痛哭了一场,含着极大的悲痛告别了已逝去的母亲,又继续赶上红军向北长征。我们全家9口人投奔红军,而仅有4人胜利到达陕北,多数人都牺牲在长征的征途上。
到延安不久,我们兄妹团聚后又各分开了:中权仍在抗大工作;中柏到了甘肃庆阳步兵学校学习、工作;中衡到了359旅做译电员工作,后逝世于陕北;中秋妹先在延安文工团工作,后到陕北一所红军家属学校,专门学习文化,1939年初调总参通信学校第13期学习通讯工作。秋妹虽年小但学习刻苦努力,也很聪明,学习成绩优良,于1940年初,调军委总部做通信工作。
1942年是生活非常艰苦的一年,有一段时间,每天常常只能吃两顿稀粥、牛皮菜,油水极少,但是她天性乐观、活泼,有唱有跳,深信艰苦的时期定能过去,她那坚定的革命信念常常感染其他同志。
由于当时经济困难,组织号召自己动手解决穿衣问题。她和大家一起除工作外,积极投入纺线生产活动。她心灵手巧,不但很快的掌握了纺线技术,而且做到量多质好。她的生活是艰苦朴素的。衣着上只要穿暖就行,戴的是毡帽,穿的是自拧的毛线打成的毛衣和毛袜,铺的是毡毯,盖的被面也是自己生产的毛线织成的。唯一的打扮是用自己拧的毛线打成的毛围巾。
1947年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封锁线,进军大别山。我军实行战略反攻,把战火燃烧到蒋管区去。大军在连续行军的情况下,总参通信工作的同志以不眠、不休的精神,及时无误地完成了任务。这是全体同志的功劳,也有秋妹的功劳。据现存的档案中,有功受奖评功臣的多次名单中,都有中秋的名字,而有时李中秋还列在第一位。特别是在三大战役时,军委部门的同志们,更是忙碌之极,辛苦之至。特别是搞通信工作的同志,日夜守机,上下通讯,贯彻军委的战略战役指示,为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中秋妹就是这大批无名英雄中的一员。
1949年的3月,党中央、毛主席、军委总部进入北平。我们兄妹在这伟大胜利后的日子里,也相见在北平,真是极为高兴。这与12年前长征后我们兄妹相会于延安的情景完全不一样了。这时,秋妹年仅21岁,可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她高兴而又自豪地向我们说:“你们在前方打胜仗,可别忘记我们在后方搞通信工作的功绩,你们的每一仗,都离不开我们通信工作!”
1950年美国出兵侵略朝鲜,并威协到我国的安全,中秋和丈夫沈昌荣一起奉命调到沈阳,在那里担负新的任务,为保卫祖国安全,保卫和平,为援助朝鲜兄弟而出力。
中秋妹于1952年到中央所办的马列学院学习。她虽没经过系统的文化、理论学习,但由于她学习的努力,在马列学院这样的高级学府学习,很多的名教授讲课,理论很深奥,但中秋的考试答卷还是好的。学成后,调任人民大学历史系任党总支书记。
1960年,中秋妹又奉命调到沈阳军区工作。她继续作通信工作,被授予上校军衔,并担任训练大队领导工作。她对行政管理工作、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都抓得很紧,工作做出了新的成绩。但不幸于1964年10月患严重的肾脏病,至1965年8月她年轻的生命就告结束了。
从她住医院10多个月的日记中看,她总是想早些出院,回去为党工作,并写道:“能为党工作是最大的愉快”,“不能为党工作,是最大的痛苦”。她恨她的病总使她躺在床上,“关在这病房真想念在工作岗位上的战友,想念我的亲爱的家人,想念我的哥嫂。”从这些日记中可以看出她闪闪发光的思想,看出她是一个好共产党员。今天谈起来仍令人起敬,令人感伤不已。
亲爱的秋妹永垂不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