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阅读
  • 0回复

全面减轻建设领域的自然灾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7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积极开展中国减灾活动

  全面减轻建设领域的自然灾害
建设部部长 林汉雄
今年是联合国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第一年。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把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在这项任务中,建设领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肩负重任。
在我国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和各类工程建设这一广阔的建设领域中,减轻自然灾害主要包含抗御地震灾害和防火、防洪、防风的部分工作。近十年来,在国务院领导下,我们建设部和地方政府、广大建设战线的同志一道,为减轻我国建设领域的自然灾害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抗震防灾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现在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抗震防灾的管理体制;近十多年来颁布了各类工程建设抗震防灾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对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对原有未设防的建筑进行了抗震加固,到1989年底共完成加固量2.1亿平方米,总投入30亿元。近年来历次中强地震证明,凡是设防和加固符合要求的工程都未遭受地震破坏;目前已有200多个城市编制了抗震防灾规划;我国抗震防灾的科学技术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建筑和城镇的防火、防洪和防风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还不够发达,而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灾害史最长的国家之一,因此,要达到全面减灾的要求,任务是很艰巨的。尤其是近十多年来,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城市化发展迅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过多,各种抗御自然灾害的措施还远远跟不上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就一般年份,各种灾害导致倒塌的房屋达30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亿元。而地震灾害更为严重,损失居世界之首。据对本世纪以来全球发生54次较严重的自然灾害的统计,死亡200.15万人,其中地震灾害20次,死亡115.14万人。在上述20次地震灾害中,中国就占4次,死亡人数占全球地震灾害死亡人数的45.7%。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预测,在90年代,不论是全球还是我国,将是主要自然灾害群发的时期,我国地震活动也将进入本世纪以来的第五个高潮期。而这十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十年。因此,在这十年中要下大决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加强管理,推广应用科学技术,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在建设领域千方百计增加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减轻自然灾害,这是关系到稳定社会,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造福于人民的一件大事。
加强建设领域的减轻自然灾害工作,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对减灾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做到建设、减灾两手抓。
其次,在积极推广和应用已有的科技成果的同时,抓住一批与我国经济、技术实力相适应的防灾技术课题或关键性技术项目,组织科技力量攻关,力争有所突破,以便加快和提高我国建设领域抗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通过强化工程质量,提高城市和工程设施的抗灾能力。
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抗灾意识,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我们要广泛、深入、持久地搞好灾害抗御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我们还准备成立“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建设部执行委员会,筹建防灾研究中心,以便更有效地实施建设领域抗御灾害的决策,协调开展建设领域的减灾工作和科学研究,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为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造福人民,做出我们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