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科技兴农 农兴科技——北京营养源研究所在兴农中求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7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科技兴农 农兴科技
 ——北京营养源研究所在兴农中求发展
本报记者 蒋涵箴
马年新春,在中央加强农业的指示感召下,科技兴农正如春潮般涌起。记者走访了我国仅有的北京营养源研究所。所长朱相远介绍说,该所正调整力量,进一步向农业倾斜。他说:“科技能兴农,农也能兴科技。”我国农业从土地资源、水资源条件来看,增产潜力已很有限,唯有靠科技进步来挖潜。国家鼓励农业的发展,使科研所在广阔的田野上、牧场上找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课题,农民对科技的迫切需要使兴农的科技成果及产品在市场上看好,这一切使科研所充满了活力。现在营养源研究所正抓紧这个机遇,一面为兴农服务,一面在兴农中发展自己。
该所10多年来坚持立足于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等高技术,为农牧业、饲料业、食品业进行各种农药、兽药、饲用与食用添加剂等的研制与开发,同时为深层开发农副产品而研究各项新工艺、新产品,已取得上百项成果,不少已投入生产,进入市场。
据了解,该所在北京科研院所中是技术转让项目最多、转让收入最高的单位。仅去年一年,来该所洽谈业务的客户就有三四千人次。从各地送来分析、化验的样品达上千个。
在设备堪称一流的真菌工程实验室中,一盒盒包装待发的“畜大壮”连同精致的注射枪正源源寄往牧区。这是由林伯荃教授主持并接受联合国资助的一项高技术制品,它能促进牛羊自然生长,价格似黄金。但牛仅需36毫克,羊仅需12毫克,埋植于耳基部的皮下,即可提高增重20—40%,取得近10倍的经济效益。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大壮”的名声越来越大,怪不得各地的订购来信堆满一桌。
在遗传工程实验室中,留美归来的青年专家郭长旺向大家介绍了新研制的生物杀虫剂“包杀敌”。它对蔬菜的蛾类害虫、玉米螟、棉铃虫、烟青虫、粘虫、松毛虫及尺蠖等鳞翅目昆虫有高效的毒杀作用,防治效果可达85—95%,超过化学农药,但费用相仿,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目前正在北京郊区使用。国内不少厂家都来争订合作生产合同。他们正在申报联合国资助,进一步研制更广泛的生物杀虫剂。
在促生长剂合成实验室中,陈列着从1号到10号的一系列动物促生长剂产品及试制品。其中如“快育灵”,每吨饲料仅需添加50克,就可使畜、禽、鱼、虾日增重提高15—20%,并早已投入工业化生产,产品除畅销国内,还进入国际市场。刚获得农业部新兽药证字第4号批准证书的“二氢吡啶”,不仅对畜禽有明显增重作用,还可大幅度提高奶牛情期的受胎率、种鸡的受精率、种蛋的孵化率。他们还在研究专门促进鱼虾生长、防治鱼病、提高蚕丝质量等专用的各项促生长剂。正在做实验的两位高级工程师介绍说,这几年我国畜牧业发展很快,但饲料十分紧张,我们就研究如何少用粮,多出肉,提高饲料的转化率。这仅仅是我们成功的起步,在这方面还大有研究的余地。
在氨基酸合成实验室,高级工程师荣树新向记者介绍,目前赖氨酸已广泛成为饲料强化剂,而国内赖氨酸缺口上万吨,仅广西一厂年产千吨,采用的是发酵法。发酵法要以种植业产品为原料,而我国耕地极为紧张,不可能提供大量的作物原料。因此,他们选择化学合成法,以丰富的石油和煤化工产品为原料,合成赖氨酸。历经数年的艰辛,终于取得小试成功,并通过鉴定。
在防腐、抗氧剂实验室中,汪锦邦教授等人正在研制各种防霉剂与抗氧剂。有些如“除霉净”、“凯松CG”、“布罗波尔”等,皆已转让给工厂生产,添加在配合饲料之中可防止饲料变质。
农村的饲养场由于传染病流行损失巨大,仅北京地区,在对养鸡场进行保险时,由于传染病流行而赔偿的损失已达上百万元。在消毒剂实验室中,谢京燕工程师向来访者介绍了一种适于饲养场用的新型消毒剂“杀特灵”。目前国内所用的消毒剂只能在空舍中使用,且有效期很短。他们研制成的“杀特灵”对禽畜和人无毒、无刺激,故可随时喷洒,用后可持效7天以上。目前已完成工业化试验。
该所共有20多个实验室,所研究的项目大多同农业有关。
科技兴农,潜力无穷。反过来,农兴科技,适逢时机。但愿国内有更多的研究所也投入兴农的行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