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阅读
  • 0回复

为政不私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2
第8版(副刊)
专栏:

  为政不私亲
安立志
1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一篇报道,冠以这样一则大字标题:“不私亲属的铁木尔主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铁木尔同志,多年来担任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职务,但他的妻子却一直是个家庭妇女,四个弟妹至今仍在农村。读完这篇报道,不禁肃然起敬。正如这篇报道的“编后”中所说,铁木尔同志身居高位,不谋私利,“这和旧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该是如何的不同啊!”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现象在封建社会乃属习以为常的官场流弊。唐朝大历年间,有一个臭名昭著的宦官鱼朝恩,因“专典禁兵”而“势倾朝野”,甚至给他年幼的养子(幸亏宦官没有亲子)弄了个“衣紫”的待遇。(《资治通鉴》第7210页)。而按唐制,文武官三品以上方能“服紫”,可见其档次不低。因亲无功受禄,无能居位,乃是封建王朝腐败的一条重要原因。难怪有识之士如唐太宗的老婆长孙皇后临终时有这样一段“遗嘱”:“妾之本宗,因缘葭莩(亲戚)以致禄位,既非德举,易致颠危,欲使其子孙保全,慎勿处之权要。”(同上书,第6121页)
我国解放前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虽然经过4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但新社会难免没有旧社会的烙印。由于残存的封建意识的影响,加之一部分党员干部放松自己的思想修养和党性锻炼,在有的单位和部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充满封建霉味的丑恶现象,并不鲜见。在企业实行承包时,有的将优化组合变成“亲”化组合;在人事调动中,有的将干部交流变成亲友“交流”;有的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利“封妻荫子”,盘踞要津。正是由于某些“鸡犬”升天,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以及人情大于法律等腐败现象因而滋生。这类人数虽不多,但影响极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我们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的形象。
李瑞环同志在担任天津市长时,曾在一次会议上讲过,“新政府要有自己的作风,要做到清廉从政,就要首先管好自己,还要把自己的孩子、老婆和秘书管好。”在这方面,铁木尔同志是一个范例。就其实质而言,这是任何封建官吏都无法比拟的。立党为公、无私奉献,这是共产党人的本色。我们有像铁木尔这样严于律己的领导干部,下级和群众,无形中就会心慕力追,群起效法。这正是我们党虽有少数腐败分子而依然能够受到人民拥戴的重要原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