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文明·整洁·优美·安全·好客——首都人民喜迎亚运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28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文明·整洁·优美·安全·好客
——首都人民喜迎亚运会
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 李其炎
举世瞩目的第十一届亚运会,离开幕只有一百余天了。这届亚运会是亚洲体育运动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盛会。办好亚运会,对提高亚洲体育运动水平,加强亚洲人民团结,促进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文化、体育、经济、贸易等合作,发展国际友好交往,将会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对我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很大的促进,对我国人民特别是首都人民的文明素养、道德水平和精神风貌,是一次全面的检验。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和综合治理,对办好亚运会关系极大。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我们一定要通过迎接和举行亚运会,振奋民族精神,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自觉地为祖国争光,为首都争光。从当前情况看,各界各方面关心和支持亚运会的人越来越广泛,气氛越来越浓,出现了许多感人的生动事例。但另一方面,北京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也还存在着差距。少数人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以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坏习惯还时有发生,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还不尽如人意,市容环境卫生等方面也有待改善。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认真加以解决。为此,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大会,要求全市各级党政部门和基层组织广泛动员全市人民,以爱祖国、爱首都、讲团结、做主人的高度责任感,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迎接亚运会。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按照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宣传亚运会的重大意义,深入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广泛开展“亚运为国增荣誉,我为亚运添光彩”的活动,教育广大市民增强“首都意识”,形成大讲社会公德、争做文明市民的群众性热潮,努力做到“在内宾面前,我代表首都;在外宾面前,我代表中国”,使首都成为文明之城,好客之城。为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市政府决定设立“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章”,表彰为亚运会和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首都的市政公用、公共交通、商业服务、旅游、医疗卫生等五大“窗口行业”,是加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全市广泛开展“笑迎天下客,满意在北京”的优质服务活动,让各国朋友和海内外同胞在北京逗留期间,受到热情、友好、周到的接待。
为了创造良好的环境迎接亚运会,北京市目前正在重点绿化一百条大街、十条新建道路、十个景点、十五个公园。亚运会举行之前,上路的汽车尾气排放要全部治理达标。做到绿化美化,拆除违章,阳台整洁,停车进线,摊点规划,不冒黑烟。各种标牌、站亭、栏杆要修整,广告、标语实现文字规划,力争做到清洁、整齐、美观,使北京的市容街貌有较大的改观。亚运会开幕之日,将是京城花团锦簇、美丽动人之时。
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是首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亚运会顺利进行的保证。要大力整顿交通秩序,确保交通安全和畅通,特别是要以整顿自行车秩序为重点,全面开展交通秩序整顿,切实抓出成效。要继续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分子,深入持久地抓好扫除“六害”的工作,使资本主义腐败和丑恶现象明显减少,社会主义正气大大发扬。
亚运会在北京举行,是亚洲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全国人民对我们的重托。我们一定要当好东道主,以文明、整洁、优美、安全、好客的崭新风貌,热情接待外国朋友、海外侨胞和外地同志,把亚运会办好,决不辜负全国和海外同胞,亚洲和世界朋友的期望和重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