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阅读
  • 0回复

老工业基地焕发青春——辽宁代表畅谈对外开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30
第4版(两会新闻)
专栏:

  老工业基地焕发青春
——辽宁代表畅谈对外开放
本报记者 谢联辉
“对外开放使辽宁这个老工业基地开始焕发青春,一半大中型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全省已有10%的人吃上‘国际饭’。”来自沿海开放地区的辽宁省省长李长春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用这几句话,概括了10年改革开放给辽宁带来的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10年,辽宁大中型企业出现了新的转机,设备得到改造和更新。投资环境改善,出口总额是前30年总和的4倍多。特别是在去年资金短缺、货源不足、成本增高等多种困难情况下,辽宁外贸出口完成44.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8%,居全国第3位。利用外资累计达到5300项,金额65亿美元,“三资”企业已达747家。
李长春代表介绍,辽宁在对外开放中注意同改造老工业基地结合,同治理整顿结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调整了出口产品结构,一批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利用老企业原有厂房、设备,吸收和采用国外资金、管理经验和关键设备,加速了老企业改造;发挥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扩大技术和成套设备出口;以大连为前沿的港口群同以沈阳为中心的腹地城市连成一片,形成辽东半岛开放的群体优势,使这里逐步成为联接东北亚地区经济贸易的重要枢纽。
来自辽东半岛沿海开放城市的大连、丹东、营口、锦州、盘锦的代表说,港口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近几年经过改建扩建,全省5市8个港口形成了近6000万吨的吞吐能力;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口出口加工区、沈阳铁西工业改造区3个开放先行区兴办外商投资企业200个,累计出口创汇2.3亿美元。
在辽宁,对外开放由沿海城市向腹地延伸。辽宁代表团的同志满怀信心地说,改革开放已经给辽宁这个老工业基地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并将继续带来更大的变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