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寻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15
第8版(副刊)
专栏:世纪风

  寻觅
  林锋
“人,总有根据前人思索过的记忆来使用眼睛的习惯,因而一切东西都一定还有未被探索到的地方。”这是哪位哲人说过的。
大年初一,满街的积雪发出吱吱的响声,人流涌入公共汽车,车厢里摩肩接踵。我占了先,找到了个座位。这时挤过来一位50上下的男人,样子很文静,鼻梁上厚厚的镜片,被撞得歪来歪去。他的脚在如林的腿间寻觅落点,终于伸进我左侧那巴掌大的空隙。我的视线落在那块静静的贴满雪花瓣儿的车窗上,感觉到他把身子移了过来。我顿时有些不满:“干嘛到这儿来挤?”他没吱声,也没看我,只顾应付四面夹“击”。我抬头看了看他。噢!想起来了,在车站排长队时他就在我身后,雪花撒在他的眼镜上,肩头上,花白头发上,我打着的伞还险些刮掉他的眼镜。那时我刚要道歉,他摆了摆手,另一只手拎着个大皮包。这包此时正落在我的膝盖上,我推了推,他提了提。
车像蜗牛似的在雪地上爬行,皮包又慢慢坠落下来。我不耐烦地说:“皮包……皮包……我的新毛料裤。”“啊!对不起,对不起。”他连忙道歉,又用力提起包,轻声说:“请您理解!”
“理解是互相的!”我锋利地回答。
沉默。他似乎在全力提着皮包,皮包很重。我几乎闻到了他粗喘着的气息。人靠得很近,心却遥远。我依然坐着,凝视窗外飘飞的雪花。窗上的雪变成水滴流下来。是他后背透出的热量融化的吧!他却一动不动,怕挤着别人。
“是出远门?”旁边的一位湖南人问他。
“从长春回北京过年,没想到在车上过了。”听出他是北京人,很谦和,我顿时产生一种亲切感,内心却不自在。大雪继续纷纷扬扬,车厢外是一片洁净的世界。
我的心绪飞向远方。
孩提时,放学后我打着雨伞,路遇一位盲人,我赶过去为他撑伞领路,雨水淋湿了我全身,心里却高兴……
车终于到站了,人们又奔向另一辆车的门前。
又是满罐。这次我没有抢到座位。双手吊在车杠上,酸酸的。一个声音在我耳畔响起:“你坐下吧!”声音很熟。我回头:“啊!是您?”他说着站起,让出座位。谦让间,一个娃娃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我们对视了一会,我伸手拉过抱娃的年轻母亲坐下,他嘴角露出微笑。
车似乎跑得轻快了,雪花更加洁白。下车后,我追寻他远去的身影,心中似有雪花融成的一脉清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