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苏联的生态合作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18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苏联的生态合作社
  唐进修
在苏联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中,又增添了一支新的力量——生态合作社。之所以叫合作社,一是它本身主要由专业人员合作组成;二是它要开展业务,必须同用户合作。
生态合作社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帮助企业改用循环水,安装和修理节约自然资源装置,加工下脚料,处理工业污水,等等。虽然,苏联的大多数工业企业都有污染处理设备,但因长期积累的许多问题尚待研究解决,现有设备还是很不够用的。生态合作社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运而生。
生态合作社刚建立时,业务并不兴隆,因为人们对其处理污染的能力还不了解。于是一些生态合作社就免费或以半费的价格为企业解决污染问题,逐步取得了信誉。例如,在巴库市,一些石油加工企业排出的废水污染严重。一个名叫“哈扎尔”的生态合作社主动为一家石油企业安装了治污装置,在短短的时间内,不仅使废水含油量大大降低,而且还为该企业回收八十吨原油。消息传开,许多石油加工企业都与“哈扎尔”生态合作社签订了治理污染合同。
一九八八年一月苏联政府《关于根本改革国内自然保护事业》的决议规定,对于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采取经济惩罚措施。一九八九年制订的苏联全国生态规划草案指出,从一九九一年起将实行严厉的污染罚款办法。为减少或避免罚款,厂长、经理们纷纷向生态合作社求援。如,在明斯克市每年扔掉的旧荧光灯管就有五百万个,灯管里的水银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市政府规定,从一九八九年起,禁止乱扔废旧灯管,违者罚款。二十九岁的工程师霍德科建议成立一个专门处理灯管污染的合作社。该建议立即得到市政府支持,市政府在郊区拨了一块地,许多工厂为此捐资,共计五十万卢布。合作社很快开始工作,把提炼出的水银供给水银工厂,把灯管用作建筑材料。不久,该合作社还在两个大城市——戈梅利和格罗德诺建立了分支机构。
生态合作社还以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而赢得用户的信任。例如,卢卡日汽车摩托车电器设备厂,每年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沉积物,为此要付出不少罚款。该厂请国家设计单位为他们改造治污装置。设计单位要价三百五十万卢布,且工期很长。后来,“兰坦”生态合作社承担了这项任务。在短期内完成了任务,只要十万卢布。新装置不仅排除了污染,而且每年可回收氯化铁一百吨、铜三十吨、铬十五吨,此外还有许多镍和镉。
现在,苏联各地都有各种生态合作社在工作。在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期工作中,生态合作社这一支生力军将不断完善,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