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昔日老套单调“三部曲” 如今新型服务“多功能” 广州火车站改革六年展新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4-26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昔日老套单调“三部曲” 如今新型服务“多功能”
广州火车站改革六年展新颜
本报讯 据《羊城晚报》报道:6年前是这座大楼,6年后的今天依然是这座大楼,而内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州火车站,随着改革的进程,已登上了一级新的台阶,成为全国铁路第一个新型、多功能服务的火车站。
1984年以前在广州火车站上过火车的读者或许还会有印象,高大宽敞的车站大楼内,尽管人流处处,气氛却是冷清的。车站与旅客一样,都只是遵循着已经恪守了几十年的“车站定式”:“售票——候车——上车”便完事。然而,改革的浪潮猛烈地冲击着广州火车站。旅客构成的变化,旅客需求的变化,旅客消费的变化,都在不断地向那条“车站定式”发出挑战。终于,率先于全国铁路实行改革的广州铁路局对广州火车站动起了“手术刀”,于1984年,引进外资加自筹资金,开始了彻底的配套改造。就在这座大楼内,相继建起了酒楼、餐厅、旅店、商场和舞厅。
苦心经营6个春秋,到如今,广州火车站成为了全国铁路第一个集旅行、饮食、购物、住宿、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服务的新型火车站。吃,有豪华筵席,也有快餐盒饭、面包点心、肉粥水饺;住,从几元的普通床位到几十元的套间,低中高档皆备;购物么?大至冰箱彩电,小至针线钮扣,2000多个品种任君选择;要娱乐?舞厅、音乐茶座是个好去处;母婴候车室里还有“儿童乐园”,滑梯、木马上不时传来欢笑声;一套快速彩色冲印设备,更备受“影迷”旅客欢迎,一个小时便可取到彩照……
据统计,1989年与1980年相比,广州火车站开行的旅客列车由19对增加到47对,旅客发到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923万(日最高峰达15万),是车站原设计能力的3倍;年营业额也由5982万元猛增至2.38亿元。
有不少外省旅客说,广州火车站已经成了广东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改革除了带来诸如经济指标、社会效益、严格考核等等压力因素,最根本的还是改变了人的观念,在企业内逐步形成了一股强烈的质量管理意识、竞争意识。而竞争意识的最终落脚点,就是“QC”——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从1985年起,广州火车站已日渐兴起“QC热”,至今渐趋完善,引发了企业内部一系列以“旅客至上”为核心的深层改革。据了解,自1984年起,该站的“QC”小组已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QC”小组。而广州火车站在全国铁路11次大站评比中,9次获得第一名。
诚然,“买票难”、“乘车难”依然是我国铁路目前未能摆脱的窘境,旅客的各种抱怨不时还会在广州火车站听到。但是,对于长期处于卖方市场并独家经营的铁路来说,广州火车站的变化确实是可贵而又富于启发性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