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4阅读
  • 0回复

敦煌的“护窟神”——记敦煌研究院老工人窦占彪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01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敦煌的“护窟神”
——记敦煌研究院老工人窦占彪的事迹
盛发贤
敦煌研究院新颖别致的大会议室放满了花圈,挂满了挽幛,上方悬挂着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遗像。年逾古稀的世界著名敦煌学专家、敦煌研究院院长、治丧委员会主任段文杰同志哽咽地说了一声:“今天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悼念……”他泣不成声,老泪纵横,全会场的人大多数都流下了悲伤的泪水,追悼会显得更加庄重肃穆。
死者是一名普通的老工人,为保护敦煌艺术默默地奋斗了五十个春秋,在莫高窟这条深山沟里,他陪伴了为研究和保护敦煌艺术而辛勤工作的三代专家学者及青年大学生。
他叫窦占彪,是敦煌研究院最早的工作人员。早在一九四○年,当我国著名的画家、教授、早期的敦煌学专家王子云先生带领西北文化考察团到敦煌莫高窟考察时,他以警卫和勤杂工的身份来到了莫高窟。一九四一年他又为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在莫高窟的临摹工作服务。一九四三年国民党政府在全国学者专家及爱国人士的呼吁下,派来了高一涵、常书鸿、窦景椿等学者筹备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时,他便成了研究所的正式警卫和工人。他在专家学者的熏陶下,懂得了敦煌艺术的珍贵性,记住了帝国主义分子盗窃破坏敦煌文物的深仇大恨。
在一九四四年八月初,他在清代土地神塑像肚子里发现了北魏经文六十六件及残经三十二片。他不仅理直气壮地拒绝了高价收买和人情索要,全部上交研究所,而且还追踪一个木匠偷走的一件文物,将之从沙土中挖出交了公。这批珍贵的文物是继一九○○年莫高窟发现藏经洞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引起了海内外学者专家们的高度重视,也成了敦煌研究院最珍贵的院藏文物。
一九六三年他带领工人修缮西夏士塔时,发现了一本保存完整的插图本西夏文法华经,在敦煌西夏王国文物展出中,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称赞。一九六五年在整修一三○窟时,他发现了唐代丝绸经幡六七十件,为研究唐代敦煌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他在平凡的工作中,为发掘和保护敦煌文物,为祖国和人民立下了大功。
这位农民出身的普通工人,在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精神感召之下,努力学习文化,认真钻研保护文物的技术和本领,成了有名的保护修复文物的土专家。四五十年代文物保护设备、经费都很困难,他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协助研究人员解决了四二七窟巨大塑像脱离墙壁、向外倾斜的问题;用打铆钉的办法,解决了洞窟壁画大面积脱落的难题;以高超的技艺修复了千佛塔的塑像;用人力畜力搬迁了莫高窟对面高入云端的三危山之巅的慈氏之塔;巧妙地推移了二二○窟西夏时期的门墙,又发现了一处崭新的壁画。
不仅敦煌莫高窟四百二十九个大小洞窟,有他修补过的功绩,渗透着他的智慧和心血,而且在甘肃著名的石窟:敦煌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永靖炳灵寺、天水麦积山,他都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解放初期勘察炳灵寺时,三四十米长的曹子元造像铭,硬是从他用四根椽子接成的高梯上拖下来的。勘察麦积山时,他和木工文德权在六十米高的朽木桩上架桥开路,进行探测。
窦占彪,这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将和敦煌文物同样不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