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士兵学者”白卫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5-31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当代军人风采

  “士兵学者”白卫星
新华社记者 秦卫东 新华社通讯员 张俊峰
1988年初,《社会科学报》发表了一篇署名白卫星的《国防经济学亟待研究》的论文。不久,《人民日报》全文转载。
白卫星何许人?他是贺兰山某守备部队肩上扛着中士军衔的士兵。
半年后,在第二届全军军事理论研讨会上,白卫星宣读了他的《从战略环境、战略模式、战略选择——关于初级阶段中国国防经济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及战略构想》的论文,与会专家学者交口称赞。
一个普通的士兵,是怎样从事国防经济这个重大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的呢?
从小酷爱读书和钻研问题的白卫星,在高中读书时就发表过《家庭避免浪费的途径》等40多篇论文。1986年7月,他偶然得到一本《中国国防经济学总论》,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发达国家的国防经济学60年代就自成体系,我国这两年才有人提及,落后几十年。”这段话深深触动和吸引了他,使他萌发了从事国防经济理论研究的念头。
这年年底,白卫星带着装有近百本书的两只大提包,怀着振兴国防事业的雄心壮志从戎来到了贺兰山,当了一名营部通信员。
军营毕竟不是研究所,通信员的工作也不轻松,很少有坐下来读书的时间。白卫星见缝插针地抓紧学习。节假日他坐在房子里看书,一看就是一天,有时竟忘记了吃饭;晚上,部队熄灯后,他打着手电夜读。白卫星还报考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函授班和中国社会学函大,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白卫星一没经费,二没资料,只有一腔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值得庆幸的是,部队领导和战友们支持他,北京大学、国防大学和社科院的老师理解他……
一天,白卫星在书店看到了他早就渴望得到的《论战略研究》一书。一问价格,两元九角一分。但他手头只有两元九角。他站在柜台前翻了好几遍,爱不释手。出于无奈,他鼓起勇气向身边的姑娘求援:“大姐,请您给我一分钱。”姑娘羞得满脸通红,扔给一元钱扭头就走……
3年来,白卫星利用休假、探亲和外出办事的机会,上银川,下西安,走兰州,先后调查了几十家军工企业,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然后白卫星天天挑灯夜战,有时通宵达旦。他先后撰写了100多万字的文章,仅发表的有关国防经济理论研究方面的论文就有61篇共30多万字。
如今的白卫星虽然小有名气,但仍然是一名士兵。不久前他服役期满,许多地方单位来函邀他去工作。部队领导征求他的意见,他说:“我的研究离不开军营,我愿意继续当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