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扶持民间购销组织 加快农副产品流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6-06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来信

  扶持民间购销组织
加快农副产品流通
编辑同志:
最近,我们在浙江慈溪、余姚两市调查,发现多种农副产品,如茶叶、竹笋、水果、鲜菜等滞销积压,有的变质溃烂,甚至连粮食、生猪也重新出现了“卖难”现象。
据反映,余姚市去年分别烂掉杨梅和蘑菇25万公斤和3万公斤;慈溪市逍林区去冬烂掉茭白1000多万公斤。农副产品卖难现象,除了受市场疲软、银根紧缩等影响外,民间农副产品购销组织减少,造成流通渠道不畅,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慈溪、余姚原来是农副产品流通搞得比较活的县(市)。近几年,涌现出大量各种形式的民间农副产品购销组织,初步形成了农副产品购销网络。据调查,这几年慈溪市每年除粮、棉、油以外的各种农副产品商品总量约为5.5亿公斤,民间购销组织推销和农民自产自销的占93.3%。
去年以来,民间农副产品购销组织和购销专业户数量大大减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多数单位和购销专业户的经营效益低下,推销农副产品的积极性不高,有的歇业。如慈溪市坎墩镇购销专业户孙成桥,去年经营的几种农副产品,销售价大都低于收购价,销售货款又未能及时收回,至今尚欠16万元,全年亏损近7万元。二、农副产品出口受阻,货源组织者被迫承担损失,使一些经营单位和专业户难以为继。三、在清理整顿公司中,绝大多数农副产品购销公司,因注册资金达不到工商部门的规定,或被更名,或被砍掉。四、税费负担重,沿途关卡多。
农副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势必制约多种经营发展和农业的正常开发,希望有关部门对民间农副产品购销组织给予适当扶持。
                  浙江省宁波市农经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