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汉字商标不必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7-03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汉字商标不必羞
  爱华
最近看见两件精巧的小商品。
一件是塑料制的旅行多用杯,那杯子设计得很有意思:杯的盖子分两层,下面一层起保温的作用,上面一层拧开以后发现里面有一个小镜子。杯子的把儿是空心的,把上面的小盖儿掀开后,哦,里面有折叠牙刷和小牙膏。杯子的底儿也是双层的,最下面那一层底儿里有一块小肥皂……旅行中只要带上它,饮水、洗漱都不用发愁了。
另一件是塑料制的牙签盒。那是在一个饭店里见到的。饭将近吃完了的时候,服务员将一个绿色的小玩意儿放到我们的桌子上。翠绿色的圆台上落着一只天蓝色的啄木鸟,栩栩如生的样子,着实令人喜爱。开始我们不解其中之意,难道在这里吃饭饭后还要送点小礼品吗?服务员可能看出了我们的疑问,他又走过来,用食指轻轻一按那鸟的头,只见那鸟的头一低,就把下面圆盒里同时探出的抽屉中的牙签衔起一只,叼在它长长的嘴里。这时我们才明白了,这原来是一个设计得满有情趣的牙签盒!
这两个小物件都引起了当时在场人的兴趣,于是人们都拿起来看看它们是哪一家工厂所造。
但是大家都失望了。那个牙签盒上一字无有,那个旅行杯上只有用拼音字母写的“系列多用杯”字样,至于是什么工厂制造,什么商标,一概无从了解。真遗憾,想给他们传传名,也办不到了。可惜!
感慨之余我想到我国商品商标的一些问题。有的商品质量不好,不标明自己的商标是为了蒙混过关;有的商品质量不错,为什么也羞于写上自己的“大名”呢?为什么不给自己创创牌子呢?这就让人难以理解了。
还有的商品也标上了自己的商标,但不用汉字,只用英文,有的只用拼音字母,使人看不清、看不懂,更常常不知何厂所造,就像那只多用杯一样。
第一,我不反对用英文注明自己的商标,特别是那些出口的商品;
第二,我也不反对用拼音字母注明自己的商标,推广拼音总是一件好事。
我只对尽量避免在商标上使用汉字的做法不敢苟同。我不想给谁扣帽子,我只是这样揣摩:这种情况恐怕既含有自信心不强的因素,也含有对一些人盲目崇拜洋货心理的迎合和妥协。
商品的质量在于它自身,一般不在于它印上了什么字儿。难道因为它上面有了汉字就一定是低档货吗?
针对某些人的偏颇心理,恐怕更应该提倡在商标上郑重地使用汉字。那些质量好的商品更应该带头。这是给我们的民族工业长志气的事,也是给你的商品创牌子的大事。 
想想看,如果把茅台酒的商标中的“茅台”两个汉字去掉,不仅茅台酒厂不干,中外消费者也是不会同意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