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刘长福小组推行经济核算制的先进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9-03
第2版()
专栏:

刘长福小组推行经济核算制的先进经验
国营天津钢厂厂长 王韬
刘长福小组,是天津钢厂线材部轧钢车间的一个先进小组。一九五一年推行经济核算制时,在天津钢厂领导方面的耐心教育和具体帮助下,这个小组成了实行小组经济核算制的优秀典型。
刘长福小组的特点,概括起来为“五有”(有计划、有计算、有记录、有制度、有技术)和“两个结合”(领导和群众结合、工人和技术人员结合)。
小组有单独的产量计划、质量计划、原材料消耗计划、工时计划和检修计划。并建立了足以表现小组工作的一套原始纪录(包括产量、质量、原材料消耗、设备运用和工时)。这些计划,是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全体工人参加制订出来的,其目的是从各方面改进生产。计划订出后,就根据计划每日每月检查生产情况,因此工人都学会了计算各指标的方法,并通过原始记录,计算自己每天生产的直接成本和增产节约的价值。
除了精确的计划与记录而外,刘长福小组还建立了加强技术管理、改善劳动组织、加强责任制的一系列制度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小组经济核算制。他们小组有技术研究会、生活检讨会、交叉交接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和学习制度。在技术研究会上,工人们经常讨论生产中各项技术问题,刘长福在三个月内,把十五年的轧钢经验全部传授给工人;技术人员也经常系统地讲授技术操作规程。半年来全组共作了十九件重大的技术改进,全年可为国家创造价值八十亿元的财富。在学习方面,每天读报已成为小组的生活习惯。朝鲜前线的胜利消息,经常鼓舞他们增加生产的热情。其它的各项制度,对小组的生产也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刘长福小组实行经济核算制以后,小组面貌为之一新。
第一、工人树立了经济核算的观念。过去,工人认为:“工人就是干活的,干了多少就算多少,下了班抢着回家。”现在则人人关心生产,每天下班后,都等着核算出成本和节约数字来才回家去。过去,完成任务后就停车休息,现在,工人自觉地提高了机器每小时的产量和作业率,争取不浪费一分钟。有一次,工人预知将要停电,交接班时没有停车就接着生产,把检修工作移到停电的时间去进行,结果仍然完成了小组的当日生产计划。
第二、人人做到心中有数。过去,工人讨论计划时,完全凭着热情去规定任务,现在则知道具体核算条件,并从多找窍门、提出具体办法着手,全面改进生产。
第三、开动脑筋,发挥智慧。过去,工人们只有单纯的体力劳动观点。他们说:“我们是大老粗,那能研究问题!”“这些技术问题,我们能解决了,还用人家技术员干么!”现在在各个生产程序上都找出了窍门。工人们说:“不找窍门,不算细账,专凭蛮干,订不好计划,作不好工作”;“有了经济核算制,我们就能知道问题在那里,大家动脑筋去解决”。此外,由于人人自觉地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贯彻交接班制度和实行分工负责制,已经连续十二个月没有发生工伤事故。
第四、生产成绩平稳上升。刘长福小组在实行经济核算制以后,生产成绩就平稳上升。从今年第一季度到现在,机时产量由三点六五吨逐渐上升到四点一七吨;作业率由百分之六十四上升到百分之七十;一级品由百分之九十上升到百分之九十六;废品率由百分之零点四逐渐降到百分之零点二五。增产节约总值,年初订计划时为七十亿元;在七月份,找到二十四个窍门,改进了三十九件技术,改订为一百五十七亿元,八月初又改为一百八十亿元。
从刘长福小组的成绩看来,小组经济核算制,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主义的劳动形式,是发动与组织工人阶级完成增产节约任务的最好的手段,它给企业实行计划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刘长福个人的领导方法,对小组的团结和巩固,也是有影响的。他的领导方法,是依靠党员、团员,团结和联系群众。小组每次提出技术改进时,他总是先召集党、团员商量,再由党、团员和群众商量。每日下班后,他都向车间主任或党支部书记汇报情况,遇到困难时,他又主动要求上级或技术人员帮助解决。例如当刘长福发现实行小组经济核算制,首先遇到的困难是小组的工伤事故多,生产作业率低等技术问题。刘长福决定成立技术研究会,把自己十五年的轧钢经验讲授给工人。当时有些老技术工人顽强地抵抗。他们说:“他那两下子同我的差不多,叫我听他讲?”“他没有学过技工,不是行里。”经过了刘长福的耐心解释,以及领导方面帮助动员说服,才克服了这些保守思想。改进牙轮箱装置的时候,有的老技工反对说:“用了这么多年,也没听说牙轮箱会出毛病。”在车间副主任的努力帮助下,也解决了问题。
车间领导方面在培养这个小组过程中,一方面对工人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一方面也克服了干部的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不相信工人能管理企业,认为工人文化水平低,不能掌握计划和改进技术,于是以包办代替的态度来对待小组工作。另一种是不从实际出发,把一套“完整式样的表格”和复杂的计算,交给工人,使工人望而生畏。克服了这两种错误倾向后,领导方面找出了通俗易行的适合于工人文化低的一套办法。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使工人学会了订计划、作记录等方法。(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