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我国水利水电科技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葛洲坝工程成功运行十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1-20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水利水电科技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葛洲坝工程成功运行十年
新华社武汉11月19日电 (记者陶国栋)经过10年的运行实践表明,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采用的一系列科学技术经受了考验,这些成果标志着我国的水利水电科学技术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是我国许多著名水利水电专家在湖北宜昌举行的葛洲坝水利枢纽第三次科技成果交流会上的共同看法。
举世瞩目的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在世界第三大河上修建的第一坝。在长江干流上建坝,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科学技术难题。广大科技人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科研、设计、施工各方面的协同攻关,取得了第一流的科研成果。关于大坝的总体布局,科研设计人员根据河势及枢纽布置条件,提出了在大江主流布置泄水闸、两侧布置电站厂房、船闸和冲力闸的“一体两翼”方案。通过10年运行实践证明,这种布局既顺应了长江主流的趋向,又妥善地解决了泄洪、排沙、通航、发电之间的关系,为整个工程的成功奠定了基础。10年来,经过24次4万立方米/秒以上洪水的考验,大坝的沉陷、位移、渗漏量等均在设计允许值以内,为我国在复杂地基上筑坝创造了宝贵的经验。
长江平均每年有5亿多吨的泥沙下泄,大坝泥沙在葛洲坝淤积是人们最为担心的问题。科学工作者采用“静水通航,动水冲沙”方案,10年来航道畅通。泥沙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已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学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葛洲坝目前世界上转轮直径最大的17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当今世界最大船闸之一的一、二号船闸和被称为“天下第一门”的船闸人字门,10年来运行情况正常。大坝所有机组其设计、制造和安装水平已达到80年代初期的世界水平。
许多专家学者在总结交流葛洲坝工程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及经验时自豪地说,葛洲坝工程的成功,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水利水电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还为三峡工程作了实战准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