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调查结硕果 我国跻身于国际海底资源开发行列 李鹏写贺信希望广大科技人员作出新贡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4-24
第4版(要闻)
专栏:

  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调查结硕果
 我国跻身于国际海底资源开发行列
李鹏写贺信希望广大科技人员作出新贡献
本报北京四月二十四日讯 记者魏亚南报道:记者在今日正式召开的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成立大会上获悉:自一九八四年中国开始加强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开发工作以来,经过五年努力,至一九八九年底,已在东太平洋调查勘探了三十点一万平方公里的远景矿区,金属结核冶炼工艺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了海底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一九九○年,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向联合国海底筹备会申请矿区登记,现已获准登记为继印度、苏联、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深海采矿先驱投资者。
在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成立大会召开之际,李鹏总理写来贺信,希望中国海洋、地矿、冶金、有色金属战线上的广大职工和科技人员,在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在大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开发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为祖国、为人类开发利用大洋矿产资源作出新的贡献。
世界大洋海底(国际海底)沉积着极为丰富的多金属结核,人类转向大洋矿产资源开发是大势所趋。一九九○年,联合国大会发表宣言,确定国际海底及其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并在后来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确定了包括大洋底资源开发的各项法律。
七年前,中国的正式调查勘探开始组织实施,经过五年,在东太平洋C—C区圈定出相当于四个渤海面积的多金属结核远景矿区;在冶炼方面,通过一系列试验,工艺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多金属结核的冶炼和确定勘探防段的矿区工业指标提供了依据。一九九○年四月九日成立的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向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和国际海洋法法庭筹备委员会申请矿区登记,同时,国务院决定将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开发作为国家长远发展项目,并给予专项投资,通过国际海底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开辟中国新的矿产资源,维护中国在国际海底资源开发活动中的正当权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