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容人之长与用人之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1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专论

  容人之长与用人之长
肖建章
领导干部应该有宽阔的胸怀,能容人容事。这是做领导工作的同志共同的体会。但我觉得,容人不但包括容人之短,还包括容人之长。容人之短不容易,容人之长更难。在许多地方,提倡容人之长比提倡容人之短更有现实意义。
容人之长难,难在放下架子。有技术专长、有思想水平的同志一般都敢于对领导提意见,有时甚至不拘场合,不讲究方式、方法,有的同志就是因为这些得罪了领导,尽管工作成绩突出,但是得不到重用、提拔。其实,“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敢于直言,是很可贵的品格,听意见的人应该感到求之不得。老实说,在党内民主生活有待完善的现在,人家能提意见,已经很不容易了,当领导的连点从谏如流的雅量都没有,还认为人家没有“合作共事精神”,这怎么说得过去?事实上,喜爱听不同意见,而且不计较别人的方式、方法,丝毫无损于领导的威信,群众会更加喜爱和拥护这样的领导。
容人之长,还难在有自知之明,博采众长。所谓领导干部要容人之长,就是说要容得下人家超过自己的那些方面。领导干部的主要长处是具备协调、综合等管理能力,并非什么都比部下长。哪怕是纯粹的业务部门,都能细分出很多方面,领导干部不可能面面领先。不承认自己的短,当然就不可能承认人家的长,更不可能博采众长。一个领导干部能不能打开新局面,主要就看能不能集中大家的智慧,不然,一个人本事再大,能打几个钉?
容人之长,最难的是大公无私,不计个人得失。如果一个领导者真把自己看作人民的公仆,他就不但尊重人才,而且求贤若渴,会为人才成长创造条件,乐于看到更多的人超越自己,甘当人梯。但如果心有私欲,只想自己往上爬,那么,他就必定害怕和嫉妒别人,千方百计排斥和打击别人。所以,在不能容人之长的领导眼里,人无优劣之分,长短之别,只有听话不听话的区别。其局面只能是“武大郎开店”。
领导干部的工作从根本上说,是选人、用人、育人。能否容人之长,不仅反映领导干部的素质,也反映一个单位的工作环境是否团结和谐,风气是否良好。能容人之长的领导才能和部下真诚相待,以心换心;才敢于为下级承担责任,顶住那些不干工作专告“黑状”、“谎状”的人,做到用人不疑;也才能把大家的心思和精力引导到干事业上来,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减少无原则的“窝里斗”和其他内耗现象,形成一个比贡献、比成绩、快节奏、满负荷工作的良好气氛。这本身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调动大家积极性、增强领导凝聚力和号召力的好办法。
提倡容人之长是革命事业的需要,是党对干部的要求,并非谁愿意不愿意的问题。我们的事业需要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去实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去组织。如果嫉贤妒能等毛病不去掉,人才就很难脱颖而出,溜须拍马之辈和“害群之马”就有发迹之机。有些单位落后面貌久久不能改变,不是因为缺人才,而是因为领导不尊重人才,拒绝人才的帮助;不是因为“群众素质差”,而是因为领导素质差。
当然,容人之长是在坚持德才兼备标准的前提下而言的。选人、用人、育人,什么时候都要把革命化放在首位。薄一波同志说得好,“有德无才,办不成事,有才无德,办坏事。”容人之长不等于爱屋及乌。对有些同志的骄傲自大、固执己见等毛病,就要教育、批评,促其改正;至于对那些以唯我独尊、搬弄是非、自私自利而见长的人,则更要抓紧进行批评教育。
(作者是中共河北省保定地委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