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中国代表团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 游泳总教练陈运鹏答各国记者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14
第4版(要闻)
专栏:体育

  中国代表团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 游泳总教练陈运鹏答各国记者问
今天下午、已稳稳跻身金牌总数前三名之列的中国代表团,在第六届世界游泳锦标赛赛场举行了首次新闻发布会。由团长刘吉主持的这一发布会上,游泳队总教练陈运肜成了各国记者争相提问的对象。
记者:这次你们取得的成绩是否超过了原定计划?
陈运鹏:是的。到昨天晚上晚上我们的游泳选手已取得3块金牌,1块银牌和1块铜牌,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的确超了我们的原定计划。不过,我们仅是对奖牌上数量感到满意,而对具体成绩并不满意。
记者:你们是否有在此次大赛是创造世界纪录的想法?
陈运鹏:没有,北京亚运会距本次大赛仅有3个多月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要使运动员达到两次竞技状态的高峰,对谁来说都是异常困难的,按通常训练的规律,至少要5个月才能完成两次高峰的过渡。
其次,14天前我们离开北京时,那里的气温是零下10摄氏度,而这里却是盛夏。别说队员,就连我也被晒脱了两层皮。
第三,多年来,我们都是在游泳馆内训练为主,室外比赛,运动员的发挥难免受到影响。如果没有这此不利因素,我们当然要向世界纪录冲击的。
记者:你们目前成绩仅排在美国之后,这种进步是怎样取得的?
陈运鹏:实际上,中国游泳选手的进步是从1985年开始出现的,而在这之前,我们做了整整10年的准备工作,如果再往前推,还可以找到更多的原因。如50、60年代,中国的蛙泳、自由泳选手就曾经排在世界前10名之列。当然,使我们取得今天成绩的更直接的原因,还是80年代以来,我们实行了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针。即派人出去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和理论,请进来外国著名教练传授科学训练方法。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中国游泳运动的进步是与曾经来华来华执教和介绍先进经验的外国朋友分不开的。如澳大利亚的莱尔先生,德国的鲁道夫·克劳斯先生等。对此,我们永不会忘记,其中莱尔先生至今还是中国游泳队的名誉教练。北京亚运会曾被作为贵宾请到北京观赛。
记者:你们在请进外国教练时,是否也同时引进了服用兴奋剂的方法?如果没有的话,对于有关这一问题的传闻,你们是否感到受了污辱?
陈运鹏:自先,我对这种无端的指责,深感遗憾。如果怀疑引进先进技术,也会引进兴奋剂的话,那么,在今天先进技术迅速普及的情况下,岂不是很多国家都要因此而蒙受污辱吗?
事实胜于雄 ,更胜于诡辩。本次大赛,我们获金牌的队员都接受了兴奋剂检查,被证明是清白的。在不久前的北京亚运会上,他们也都通过了这一检查。这传闻已经不攻自破了。
本报记者 缪鲁
(本报珀斯1月13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