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美国历史上最大金融灾难 储贷业烂摊子 清理困难重重 绵延十多年 亏蚀二千亿 纳税人代价沉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14
第5版(理论)
专栏:海外文摘

  美国历史上最大金融灾难
储贷业烂摊子 清理困难重重
绵延十多年 亏蚀二千亿 纳税人代价沉重
江絮莲
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宗金融丑闻,就是隼贷业大灾难了。这面历史,被誉为充满欺诈作弊和怯懦无能,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绵延整个八十年代,到如今九十年代,何日方能把烂摊子清理完善,仍遥遥无期。
亏损额等于十年教育费可以说,美国储贷业过去十多年一几涂地,倒闭和有问题的储贷机构,数以千百计,总亏损额如天文数字,难以准确说出来,有说亏损二千亿美元,有说三千五百亿,更悲观的预测是五千亿。就以二千亿计,这笔钱可供联邦教育计划十年经费。年损失数字,全部要由纳税人负担,平均每人要付二千多美元。
丑闻的牵涉面和影响面非常广泛,很难一眼尽窥其豹。一般认为,其起源要远溯到远溯到一九八二年国会通过的“加恩—对杰曼法案”,因为项法案把贷业的存款保险金额大幅提高后,便取消了许多管制规例,储贷机构可自由的放款,无论炒地皮和金融期货买卖,甚至赛马,也可轻而易举的获得贷款。
危机起源远溯至一八二年
储贷业的行为,即使有当时有较严格的监督相互配合,风险也很大。但是,当时当政的里根政府反其道而行,否决了监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要求。以得克萨斯为例,这个州的贷机构倒闭数字居全国之冠,但从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五年间,得州的储贷业监督人员从五十四人减少到十二人。在缺乏严格监管下,储贷业的经营失当和公然欺诈行为,更加猖厥。
这宗丑闻,数以千计的专业人士和政客都扮演了角色,也有不少无职业者和不法之徒,把经营储贷为视为个人发财的扑满(注:“扑满”为古代储蓄钱币的瓦器)他们不异付出巨款工政治捐款,去巴结政坛人士和有关官员,贿赂他们,希望他们放宽裁缝业监管和规例。同时,在储贷业危机急转直下时,政府监管人员失职,未能及时察觉;在处理问题时又一拖再拖,进展缓慢,官僚体系出现争吵,互相推御责任。
专业人士与政客扮角色
就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州议会对危机要负相当责任,州议会共和党红人帕特里克·诺兰于一九八二年提出的“诺兰法案”便造成大量灾难。当时,由于通货膨胀、严格规例和利率紧缩,加州的贷机构放弃在这个州领取执照,转而申请新近放宽规例的联邦执照,此举造成加州预算损失收入,一些寻求官职的政客也失去储贷业的大量政治捐款。
新联邦规例已允许储贷机构可把百分之四十资产投资于地产物业交易及其他投机性投资。诺兰为了争取储贷机构可以无限制地把存例,在加州注册的储中以无限制地把存户款项投资于它们喜欢的任何领域。这项议案竟获得党绝大多数议员通过,只有两票反对?远溯到一九八二年国会通过的“加恩—对杰曼法案”,因为项法案把贷业的存款保险金额大幅提高后,便取消了许多管制规例,储贷机构可自由的放款,无论炒地皮和金融期货买卖,甚至赛马,也可轻而易举的获得贷款。
危机起源远溯至一八二年
储贷业的行为,即使有当时有较严格的监督相互配合,风险也很大。但是,当时当政的里根政府反其道而行,否决了监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要求。以得克萨斯为例,这个州的贷机构倒闭数字居全国之冠,但从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五年间,得州的储贷业监督人员从五十四人减少到十二人。在缺乏严格监管下,储贷业的经营失当和公然欺诈行为,更加猖厥。
这宗丑闻,数以千计的专业人士和政客都扮演了角色,也有不少无职业者和不法之徒,把经营储贷为视为个人发财的扑满(注:“扑满”为古代储蓄钱币的瓦器)他们不异付出巨款工政治捐款,去巴结政坛人士和有关官员,贿赂他们,希望他们放宽裁缝业监管和规例。同时,在储贷业危机急转直下时,政府监管人员失职,未能及时察觉;在处理问题时又一拖再拖,进展缓慢,官僚体系出现争吵,互相推御责任。
专业人士与政客扮角色
就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州议会对危机要负相当责任,州议会共和党红人帕特里克·诺兰于一九八二年提出的“诺兰法案”便造成大量灾难。当时,由于通货膨胀、严格规例和利率紧缩,加州的贷机构放弃在这个州领取执照,转而申请新近放宽规例的联邦执照,此举造成加州预算损失收入,一些寻求官职的政客也失去储贷业的大量政治捐款。
新联邦规例已允许储贷机构可把百分之四十资产投资于地产物业交易及其他投机性投资。诺兰为了争取储贷机构可以无限制地把存例,在加州注册的储中以无限制地把存户款项投资于它们喜欢的任何领域。这项议案竟获得党绝大多数议员通过,只有两票反对。
结果,在加州新登记的储贷机构,有许多到一九八二年已经倒闭。该州有一间主要储贷机构察觉有问题要求在一九八二年法案,当他们与诺兰会商 时,发觉他身边有几位大汉,而这些大汉与反对限制行动的储贷机构“林肯储蓄存款公司”有关。当然,限制行动过不关:事后,诺兰 获得“林肯公司”捐助九千美元运动经费。有人指出,诺兰在整个八十年代共获得储贷机构十五万金多美元竟选款项。
亏损可分十个重要方面
事实上,储贷业危机是美国历史上最庞大的一次资金移动,大部分金钱,经过完全合法的途径,落入私人住宅业主、地皮炒家、储蓄看看,二千多亿美元款项是如何亏损的,这可大致分为十个方面:
首先,任何小本业主在七十年代购买了房屋,都会从这场储贷危机中蒙受其利。
小业主幸运口袋赚大钱
对置业者来说 ,不仅长期享受低息,还赚了价。一位居民在一九七四年以七万美元购得了房子,分期三十年供款,利息于八厘半,到八十年代楼价上升,他卖得,他卖楼套现,赚得数万美元。据统计,储贷机构落入幸运业主口袋金钱,数达二百五十亿至三百亿美元之巨。
第二,国会法案放宽规 例后,储贷机构对放款十分随便,建在沙漠的购物中心,没有人住的新城镇房子,偏远的写字楼大厦,不管偿还能力如何,居然也可以获得成贷款。
炒地皮乱放款损失庞大
也有投机分子是黑社会不法分之徒,一开始便无意还款,他们以低价炒地皮,然后买进卖出,将价格愈抬愈高,跟着凭交情或采取蔬通手法,向储贷机构拿到巨额贷款。纽约一位帮派头子先后与一百三十间储贷机构有往来,其中一百二十间已倒闭。据知,储贷业在地产物业方面的损失,约为四百亿美元。
胡乱放款是储贷业的最大亏损,担经营不善和不当也损失不菲。由于储贷业展开多元化业务,结构和经营成本大幅增加,既要添置各种先进设备,双要以高薪聘请金融人才,那些高层行政人员更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林肯公司”的老板基廷二十六岁儿子到公司工作,竟支取年薪近一百万美元;加州“世纪储贷公司”为董事长们购买名贵游艇和三千万美元艺术品,每月鲜花开支五千美元。公司喷气机每月花二万五千美元,又以百多万美元用于内部装修,连酒吧高凳也铺上马皮。八十年代中期储贷业最兴旺过,得州二百名飞机师为储贷机构工作席不暇时暖。有间储贷机构不惜花七千美元公款购买为高积逊演唱会的门票。
老板爱讲排场挥霍无度
储贷业的过度挥霍开支估计用去一百五十亿美元。
第四,储贷业内有不少诈骗之徒 ,他们在放款过程中,不查清贷款人的背景和倘还能力,但由于获得佣金或其他利益,于是轻率作出放款决定,结果导致呆账坏账丛生,亏损的是公司,但私人的腰包肿胀。据最新统计,落入业内骗子口袋的金钱,弥为一百亿至二百亿美元。
第五。八十年代,储贷业为了吸引更多的存款,不惜给大额存户或经纪存付出更多的利息。据统计,已倒闭的储贷机构在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年间,平均有存款三千多美元,它们所会的利息较同业高出半厘至零点七五厘。储贷业付给存户纪和投资者的额外利息。约为二百多亿美元。
第六是垃圾借款,这种风险高,但收益人的债券,在储贷业危机中引起极大的注意,但其失常的角色,相对来说较小,其损失数字为四十亿美元。
政府贱价出售储贷机构
第七是,政府接写倒闭的储贷机构,总要想方设法,把这些百病从生、负债累累的公司卖 出。为了吸引买家,当局不仅定出低廉的价格,还提供许多税务好处。据众院银行委员会的研究说,纽约金融家佩里曼的控股公司只注资三亿一千五百万美元,便购得五间储贷机构,并获税款何等十七亿美元。像这类有益于买家的损失数字为四十亿至六十亿美元。
第八,储贷机构倒闭后,由政府接管,主要职员纷纷离开,客户也大批跑掉,公司价值立即下跌二成。同时,假如储贷机构迟迟未能卖出,其价值也日益贬低。同样,被政府接管的房志产,由于未能及时堀,价格也告下跌。在这方面的损失,弥为七十亿美元:而这数字正不断上升。
官员碌无能工作混乱
第九,如果储贷业的漏字在一九八三年便察觉,及时整顿,那只花费二百亿美元,但如今摊子愈烂愈大,单是付利息,已十分可观,解决费用,起码要花四百三十亿,愈迟解决,花费愈大。
最后,美国政府是从去年才开始着手解决储贷业纾困计划。虽然国会通过全面整顿法案,又设立了“解决信托公司”,并拟出专案计划。但由于烂摊子太大,而负责官员又指庸碌无能,官僚体制工作混乱,进展情况示如理想,被接管的倒闭机构不断增多,但能拍卖出去的很少。
大丑闻的罪鬼魁祸首是谁
“解决信托公司”为加速处理工作,征聘了一批外界专家,包括资产管理人才,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银行、保险公司和房地产专家等等。这些人当然不会义务工作,政论每天要花庞大开销,估计总数字将达一百亿至一百五矸亿美元。
美国储贷业的烂子着实不容易解决,有人估计要到一九九六年才能清理完毕,造成这场大丑闻的罪魁祸首是谁?谁应负起责任?谁应受到法律处分?
(原载一九九○年十一月十七日香港《大公报》,本报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