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合作,应当命运与共——访依维柯公司驻华办事处总代表杜纳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21
第2版(经济)
专栏:

  合作,应当命运与共
——访依维柯公司驻华办事处总代表杜纳蒂
本报记者 林钢
杜纳蒂先生热情、健谈。他的办公室呈三角形,三面墙上挂满依维柯汽车的大幅照片。我摊开采访本,杜纳蒂抢先提问:
“我可以先采访您吗?参观了几天,您对依维柯项目印象如何?”
依维柯项目是,为了改变国产汽车“缺重少轻”的不合理结构,在“七五”期间,由南京汽车制造厂从意大利依维柯公司引进的轻型汽车项目。
不久前在南汽采访,中意双方都向我表示:“为选择了一个好的合作伙伴而自豪。”在发动机工厂参观时,一位意大利专家对我说:“南汽说得少,做得多,工作扎实,项目进展顺利。”南汽的同志则向我夸奖意方的热诚合作:“合同对他们只不过是个基础。合同上规定的,他们都做了。合同上没有的,他们也在提供合作,比如售后服务、企业管理……”
我向杜纳蒂说,此行目的,意在向中国读者介绍依维柯汽车与南汽成功合作的经验。
杜纳蒂表示大惑不解。他耸耸肩,又摊开双手,这样回答:“我只能告诉您事实。”
杜纳蒂介绍说:属于意大利菲亚特集团的依维柯公司是“横贯欧洲大陆的卡车生产巨人”。南汽向我们引进的是S系列轻型车的制造技术。1986年9月在北京签约。南汽今后将可以生产5个吨位级(载重从1.3吨到3吨)的33个车型。有客车(你们叫面包车)、货车、各种改装车。
这是中意经济技术合作计划中正在实施的最大项目。
依维柯项目的建设纲领为:年产6万辆轻型汽车和7.5万台发动机。明年开始出车,1993年基本形成生产能力。
杜纳蒂说:这个项目的重要特点是,我们提供的是“动态技术”。参观中你们已经看见了4辆样车。它们是本厂最新开发出来,在90年代初刚投放市场的产品。南汽将要投产的,也就是这种最新产品。我们提供给中国的,不是过时的或淘汰的产品技术。这很重要,我们为此感到自豪。
“刚才您说的动态技术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以后贵公司再开发出新产品,还将继续提供给中方?”
“是这样,凡是在合同规定期间本公司开发的新产品技术,我们都将及时提供。”
国人最关心的是,引进汽车产品国产化后,能否保持原车的先进水平。杜纳蒂先生知道,引进汽车项目“上海桑塔纳”在国产化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符合德国大众标准的装车质量,德国“大众”对国产化零部件的质量,把关特别严格,因为双方命运与共。“那么,技术合作项目能否保证做到这一点呢?”我问道。
“合作,就应当参与。”杜纳蒂说:“我们自始至终和南汽的伙伴们一起工作,为了共同的目标——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工厂,制造出合格的依维柯汽车。”
杜纳蒂喜欢用比喻。他说:“我们和南汽是在一条船上。我们划桨时,动作协调一致,所以船艇才能快速前进。南汽的船翻了,我们也要掉下水去。合作,同样是命运与共的。”
他告诉我:“保证整车质量需要的是全过程的参与和合作。我们从设计开始,已经和南汽一起开发设计了汽油发动机;正在介绍意大利汽车零部件制造厂商同中国的对口协作厂联系严把零部件质量关。”
迄今为止,已有370名南汽职工到意大利去培训了3—6个月。他们是技术大使。马可波罗把中国的古代文化传到意大利,而这些年轻人,将把先进的现代技术带回中国来。
“用户还关心车子坏了哪里可以大修,易损零件哪里可以买到。售后服务也要讲质量,要有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否则,没有人买你的车。我们已经在中国建立了25个依维柯维修点。”
“我们决定在企业管理方面继续和南汽合作。这是合同上没有的。一批人将赴意大利顶岗学习企业管理。”
指着服务员送上来的苹果,他又打了一个比喻:“依维柯来到中国,不仅仅是销售产品。我们并不是把苹果卖给你们,赚了钱,就回去了。我们和你们一起栽苹果树,以后你们就可以不断地摘采自己的良种苹果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