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白纸与绿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25
第7版(国际)
专栏:科技漫话

  白纸与绿叶
何崇元
一张白纸与一片绿叶,表面上可谓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当今世界造纸原料的90%却来自木材。多造一张白纸,消失几多绿叶。人类消费的纸张迅速增加,对森林的威胁也越来越大。节约纸张,保护森林,已成为世界公众普遍关注的话题。
纸是出版报刊、书籍和传播信息、知识的基本材料,纸张和纸板还用于包装、卫生、绝缘材料、照相等许多方面。现代生活中没有纸是不能想象的。从包装纸、箱盒、印刷纸、影印纸、电脑纸到纸币纸、餐巾纸和卫生纸,少了一样都不方便。由于纸张特别是板纸价格便宜,易于加工、粘接和印刷,又无味无毒,废弃后好处理,所以,纸的消费量与需求量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增加。据日本《科学朝日》报道,包括板纸在内的纸类的需求量,1990年全世界超过2亿吨,1995年将达2.5亿吨,到2000年上升到3亿吨。纸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美国、加拿大及北欧一些主要纸浆生产国的生产能力又已基本饱和,从而刺激了纸浆出口价格。于是有的国家便纷纷扩大对纸浆业的投资。据估计,目前世界各地筹建新厂达50家以上,仅北美国家新建纸浆厂的投资就高达40亿美元。
可是,在这一片“建厂”和“增产”声中,地球上的森林却以每年2000多万公顷的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地平线上消失,而重新绿化的面积还不到毁林面积的10%。在非洲,甚至每砍伐30棵树,才补种一棵。虽说把热带雨林变成可耕地是造成这种危机的主要原因,但造纸机吃掉的木材也决非小数。据报道,造1吨纸需要2.2吨木材。在发达国家,一个人写字、揩嘴,还有家里用的木桌椅等,每年就要用掉两棵树。有人作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统计:一位60岁的人,如果20岁以后,每年用掉两棵树,那么,他一生中至少用掉80棵树。人们提笔写字的时候何曾想到,大笔一挥,写的是白纸,而倒下的却是一片绿树。
森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据科学家分析,现在,每年有1/3的二氧化碳污染就是由于森林遭破坏引起的。二氧化碳好像玻璃罩一样罩在地球的上空,阻挡地球热量的散发,被认为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气体。一旦这种气体多了,地球就会“发烧”甚至“窒息”,产生温室效应。如不采取措施,长此以往,地球变热,两极冰山融化,海平面升高,沿海一些城市将沦为大海;另方面,还会导致全球气候干旱,尘暴肆虐,农业减产;数以万计的生物种类也将从地球上消失,使整个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我们常说,森林是人类真正的故乡。我们的祖先就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森林覆盖地面,为地球减弱阳光炙烤,抵御雨雪风霜,和人类一道对抗沙漠,并给人类多氧的空气和涓涓细流。可以说,森林是人类的摇篮。
森林是值得赞美的,但更应研究如何去保护它。节省用纸,减少木材的消耗,就是对森林的一种保护方法。有的国家正提倡节约用纸,做到可用布的不用纸;电脑纸两边打印,所有的纸两边写过才丢掉;信封也在重新使用;纸尿布改成了布尿布。费一点力气,保住大片森林,有百利而无一害。昔日扔掉的旧纸,目前也正大力回收,并把它视为开发造纸原料的有效途径。日本和德国现在回收的废纸已占用来造纸纤维的一半左右。回收利用1吨旧纸,20棵树龄为30年的树木就幸免于难。
新技术的发展,使木材资源贫乏的国家有可能改用其他材料来代替木材纸浆。越来越多的制造商用陶土和碳化钙取代纸浆已获得初步成效,在欧洲,用这些矿物生产的纸张已达到纸张总量的10%左右。
令人担忧的是,适作造纸原料的稻草、竹子、芦苇、蔗渣等,却大量被烧掉或者腐烂了。人类如能充分利用这些原料,势必会减轻森林的压力,缓解地球上森林的砍伐速度。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哲人孟轲两千多年前已经提醒过我们了。20世纪的今天,人类没有理由去乱砍滥伐。“纸曾经是树。”节约白纸,保护绿叶,也就是保护人类的故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