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溧水县干部定点联系贫困村 37个联系点农副工总收入比建点前增24.3%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28
第1版(要闻)
专栏:

  溧水县干部定点联系贫困村
37个联系点农副工总收入比建点前增24.3%
本报南京1月27日电 记者孙健报道:江苏省溧水县转变机关作风,建立贫困村联系点制度,重点帮助治穷致富,加快了穷乡僻壤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了党和群众的关系。1990年,全县37个贫困村联系点的农副工总收入达到5455.53万元,比建点前的1986年增长24.34%;人均收入显著增加,其中超过全县平均水平599.2元的行政村有9个,接近或达到的有6个。
溧水县是当年新四军活动的老区,由于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至今仍有不少边远乡村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还比较贫困。为尽快改变这一现状,1987年6月,县委决定由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的负责人率机关干部与贫困村建立联系点。确定首批联系点主要是人均收入400元以下的贫困村,联系点的奋斗目标是“一年上路,二年起步,三年迈上致富路”,人均收入达到全县平均水平以上。采取“定人驻点、定期到点、定人挂户、不定期双向联系”等多种形式,坚持常年联系,扎扎实实干实事。
“说好的,不如干实的。”3年多来,溧水县机关赴点干部帮助贫困村修路89公里,修建排灌站7座,疏浚抗旱渠道41公里,整修广播线路近百公里;开发了一批小果园、小茶园、小桑园;发展了一批加工业和养殖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使贫困村的干部群众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更加增强了对党的信任,党群关系也因此得到了改善和加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